影视先锋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_亚洲在线日韩_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油氣儲運網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QQ快速登錄

一步迅速開始

pdms培訓&項目數字化360網

中石油是如何創業的

2014-12-26 21:00| 發布者: helloshigy| 查看: 10628| 評論: 0

摘要: 古老的絲綢之路承載著人類無盡的夢想,在悠遠、渾古的馬蹄與駝鈴聲中,將世界的東方與西方牽手在一起。漢武的壯懷,凱撒的豪情,讓這條神奇的路綿綿千載流淌著琴聲、歡笑、友誼和胡笳的悲情。 中亞,絲綢之路的脊梁 ...

 古老的絲綢之路承載著人類無盡的夢想,在悠遠、渾古的馬蹄與駝鈴聲中,將世界的東方與西方牽手在一起。漢武的壯懷,凱撒的豪情,讓這條神奇的路綿綿千載流淌著琴聲、歡笑、友誼和胡笳的悲情。

       中亞,絲綢之路的脊梁,人類的血脈在這里匯集,令這片土地充滿了生機與希望。隨著海洋文明的興起,陸地絲綢之花凋謝了。但歷史沒有放棄中亞,東西方文明在這里撞擊的火花依然點亮著山川大地。

       當古老走向現代,21世紀的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因為石油的涌流,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這個人類文明的千年會聚之所。

       20世紀,以石油為能源的現代工業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方式,加速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石油已成為強盛的象征,無論盛產與貧缺,任何國家都把它作為國家戰略置身于本民族的國策。

       正在高速發展中的中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競爭,石油對外依存度逐年增加,自1994年轉變為石油凈進口國后,石油對外依存度至2011年突破55%,預測到2020年將達67%2030年升至70%。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能源消費和進口大國,能源危機時刻伴隨著它前進的步伐。走出去發展海外石油產業成為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必然的選擇。

       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為鄰,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計劃到2015年成為世界第六大產油國。作為以石油為經濟支柱的資源國,發展的石油戰略恰恰是引進來。

       走出去與引進來,構成了中哈兩國的互補。命運給了中哈兩國共同的機遇。

       古老的絲綢之路啊,讓這兩個山水相依的鄰邦再次血脈相連。

       阿克糾賓:中國石油人在中亞的首選戰場      

       無論人類如何騰挪吶喊,歷史的腳步總是悄無聲息地向前,這也讓創造歷史的人們常在驀然回首中驚嘆時光的巨變。鄧小平剛剛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時,摸著石頭過河的重要一招就是“引進來”,對于拒絕西方一切物質文明閉關自守三十年的中國,這俚語般的三個字卻使神州地覆天翻。中國的經濟發展成為20世紀末人類最偉大的事件,二十年間,中國人已帶著金錢與技術悄然走出了國門。

       但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石油人在哈薩克斯坦的確是遲到了。

       哈薩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家,土地面積271萬平方千米,人口僅有1600萬,探明的石油儲量卻占世界的百分之三。石油是哈薩克斯坦經濟的支柱,但在前蘇聯的經濟體內,石油財富并沒有為它帶來可觀的發展。1991年前蘇聯解體,獨立后的哈薩克斯坦立即提出了石油私有化計劃,雪弗龍、殼牌、美孚、康菲等西方各大石油公司聞訊蜂擁而入,很快占據了哈國石油的主導地位,并且利用先進入的優勢獲得優先購買權,阻止后來者進入哈國石油開發市場。1993年,中海油欲購買哈國里海北部項目8.33%的權益,便被美英石油公司聯合利用優先購買權所否決。

       西方的石油巨頭們要獨享中亞的石油盛宴,拒絕一切分食者。

       1991年的中國不僅還沒有形成走出去的國家能源戰略,而且身處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震動中,姓資姓社的爭論還沒有塵埃落定。1992年春,鄧小平南巡講話如驚雷行空終止了爭論,重新揚起改革開放的風帆。這年入冬后中共召開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制定了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方針。由此,中國石油人方開始謀劃走出去,變“買油”為“買油”、“采油”并舉的戰略藍圖。

       在才華與智慧上,上帝并沒有偏袒歐羅巴人,中國人獨具的超級忍耐和勤奮或許還更適于這個物競天擇的世界。就像出海遲行的漁船,只要馭正船頭駛向大洋就會獲得豐厚的回報,中國石油人的確晚行了,但只要在行走總會有機會。

       中石油敢為天下先,成為中國石油三巨頭(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中率先思考走出去的企業,制定了投資開發中東、南美、北非、中亞及亞太五大區的海外發展戰略。但由于西方石油巨頭對世界石油市場搶奪式的占領,加上當時我國對外形勢的嚴峻,能夠供我們選擇的市場空間極為有限,尋找走出去的突破口已成為決策者們的當務之急。

       1993年,中石油中標秘魯塔塔拉油田,拉開了走出國門開辟海外戰場的序幕。毋庸諱言,石油資源豐厚的秘魯能夠讓中國人進餐的也只能是西方石油巨頭的殘羹剩飯。這個油田已經開發了129年,由于地下資源的臨近枯竭方被原外國公司所放棄。劍走偏鋒,中石油則把棄物看作機會,果斷地選它作為中國石油人走出去的首選戰場。從這里開始,中國石油進入了一個與世界石油巨頭爭雄的新時代。

       客觀地說,中國石油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但就像深山閉關練劍的俠客,雖修煉到孤獨求敗的劍術,如果不走出深山與英雄對決便無人知曉他的高超一樣,世界并不了解中國石油人的本領。現在中國石油人在世界亮相了,他們默默地走進塔塔拉,僅用三年時間便把一個瀕臨死亡的油田產量由8萬噸提高到32萬噸,被秘魯媒體稱為“20世紀秘魯石油界最大新聞”。中國石油人出手第一劍,首戰告捷。

       中石油的決策者繼而將目光投向了蘇丹。這里是北非石油的又一富集區,但民族間的仇視已成水火,臨近內戰邊緣,政府對產油區的安全難以保障。在資本的世界,投資與回報之比是決策投資的神圣法則,戰亂可能造成的血本無歸令西方石油公司紛紛撤離。巧笑知堪敵萬機,這恰給中國石油人留下了一個空間,將它作為進軍中非的首選戰場。1995年,中石油再次偏鋒走劍,成功進入北非蘇丹。在這個多事之地開發油田猶如蹈火赴湯,困難是難以想象的,但中國石油人以超凡的智慧和勤奮在這里取得了巨大成功。至2011年,開發的兩個油田油氣總當量達到2000萬噸。

       中東地區由于伊拉克戰爭所造成的國際復雜形勢,開辟石油戰場的道路極為艱辛,但還有一個在地球上顯得異常安靜的地方——中亞。

       中亞腹部環里海的地下石油極為豐富,是僅次于中東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資源儲藏區,成為西方石油巨頭夢寐以求的甜點。蘇聯的解體為他們提供了絕妙的機會,他們就像早已擁擠在一家超市急著搶購食品的主婦,店門剛一松動便撞門而入將貨架上的東西一掃而空一樣,以高效的速度購買了中亞各國能夠出售的油田。

       晚行的中國石油人是不能不關注中亞的,尤其是哈薩克斯坦,因為它是中亞石油最豐富的國家,因為它將石油出口作為國家經濟的支柱,因為它與我們相鄰,因為它與我們兄弟相稱,無數個理由都讓我們不能不將它置入海外石油發展戰略的藍圖。

       但盛宴上已沒有座位,并且先坐者拒絕添加任何一張椅子。祈望成功的人必須擁有耐心,等待著首選戰場的出現。

       為了保護和利用好本國的石油資源,哈薩克斯坦針對西方石油公司欲壟斷本國石油資源的形勢,制定了石油工業多元化發展戰略,于1994年正式發布石油私有化計劃,1995年開始公開招標出售國家持有的石油公司股份,先進入者優先購買權自行廢除。

       機會來了。

       199511月,美國J.P.摩根投資公司駐中國代表到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拜訪時任國際合作局局長的吳耀文,希望與中石油合作參加哈國石油項目的投標。

       寫中國石油海外開發是不能不寫吳耀文的。他指揮中國石油走出國門占領國際石油開發市場,在與西方石油巨頭爭雄中掠地拔城,奪得了足以令世界能源消費大國憂心如焚的份額。很多行業在講到某人的貢獻時,喜以“第一人”的稱謂冠之,那么吳耀文可以稱之為“中國石油海外開發第一人”。他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投身石油工業,從技術員做起,日月相隨風餐露宿,一直干到青海油田管理局局長,近三十年基層的艱難磨礪才讓他有了今天的成功。他或許不同意這個稱謂,但每一位在海外拼搏的石油老總都會對你談及他的智慧膽識和敬業守職,評價他是中國石油海外開發的開拓性人物。需要補充的是,中石油絕大多數老總都有與吳耀文相同的經歷,這或許就是中國石油工業長盛不衰的原因。

       吳耀文敏銳地洞察到這個匆匆的訪客正帶給自己一個尋覓有時的機會,他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禮物,與摩根公司的代表達成默契后,以極短的時間組成中亞地區石油考察團赴中亞考察石油市場,并于121日開始了中國石油人走進中亞的破冰之旅。

       此時哈國石油開發市場的形勢是什么呢?

       哈國開采石油已有百年歷史,探明和開采的大小油田二百余座,在前蘇聯解體后的私有化過程中迅速改制出售,出現了田齊茲雪佛龍、卡拉恰干納克、PK石油、哈國國家石油、阿克糾賓五大石油公司。前三位為外國控股公司,排行墊底的阿克糾賓公司為國家股份公司,也正是哈國準備出售的公司。這個公司所屬的油田在哈國首次招標中,便與另一個油田和一個煉油廠成為招標項目,結果另一個油田和煉油廠被賣掉,唯獨剩下阿克糾賓油田沒有售出。

       搶先進入哈國的西方石油巨頭們不是白癡,有利可圖的買賣怎會輕易拱手讓出?他們早已算計好每一塊銅板。阿克糾賓公司轄讓那若爾和肯基亞克兩個油田,肯基亞克油田又包括鹽上與鹽下兩個油藏。讓那若爾油田為主力油田,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投入開發,年產量200余萬噸,臨近衰減期,設備陳舊老化,維持產能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肯基亞克鹽上油藏1966年開發,年產量50萬噸左右,已進入衰減期。肯基亞克鹽下油藏由于地質復雜和技術制約,前蘇聯于1980年探明儲量后,所打探井絕大多數報廢,十余年來沒有任何進展。更糟糕的是,就像中國改制前的國營企業一樣,阿克糾賓公司還背負著大筆的債務。這樣的油田在西方石油巨頭們看來或許更像盛宴上的一杯殘羹,美味佳肴還沒嘗夠,何必倒那個胃口。

       但中國人的智慧是不會拘泥于這些表面文章的,老子說“圖難于其易”,既然豐厚之地已被西方人占盡,那么我們就去他們不屑一顧的貧瘠之所開辟新圃。只要踏上中亞就是勝利。

       不過剛踏上中亞土地的中石油決策者此時還沒有顧及阿克糾賓公司,那個美國摩根公司的代表邀請中石油收購哈國的石油項目叫烏金油田,雖然它像秘魯的塔塔拉油田一樣小,但要收購成功并作為中亞首選戰場也是絕佳的選擇,可惜最終因為哈國的原因招標取消。欣慰的是,在近一年的投標準備過程中,與阿克糾賓公司有了良好的接觸。

       成功還需要等待。

       1997年初,哈國政府再次拿出阿克糾賓公司60.3%的股份公開招標。這意味著誰收購成功,誰就獲得資產經營管理權。有力的競爭者極少,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中石油的決策者們將中亞首選戰場鎖定了阿克糾賓。

       吳耀文此時已出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得到消息后立即組織專家編寫標書。由于資料的缺乏,標書撰寫得極為艱難。312日,從哈國再次傳來消息,阿克糾賓項目將在3月底截標。雖然標書還沒有完成,但時間刻不容緩,吳耀文當即決定調集中石油最優秀的專家組成投標組前往哈薩克斯坦,到阿克糾賓現場收集資料完成標書參與競標。

       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哈兩國的航班還沒有正常開通。320日,投標組從北京飛往烏魯木齊,再轉火車到達中哈邊境的霍爾果斯過關。但由于走得急,又不曉哈國的入境規則,沒有準備健康證明而未能通關。好在剛剛獨立的哈國一切制度執行得都不怎么嚴格,通過一番不好寫入文章的協調,第二天便準許入關。哈國的交通極其不便,出關便是荒原。巧的是新疆克拉瑪依油田的經貿公司有個車隊在哈國搞運營,投標組便搭乘他們的貨車前往哈國首都阿拉木圖。

       三月的哈薩克斯坦還是冰雪的世界,它便以砭骨的寒風迎接中國石油人。專家們沒心思理會車外不禮貌的天氣,緊迫的時間和沒有完成的標書聳立成一座高山,已壓迫得他們神經緊繃,血脈噴張。他們深知此行競標的意義,就像大軍前行的先鋒,第一戰的勝負決定了全軍的勝敗。此戰不勝,中國石油在中亞的首選戰場將再次落空,戰略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有形與無形的損失都是巨大的。他們只有鞠躬盡瘁與時間競跑。

       321日當天到達哈國前首都阿拉木圖,不顧長途的顛簸勞頓,立即乘飛機前往阿克糾賓市。找到阿克糾賓油氣公司后,沒休息便又投入技術考察中。

       僅四天便完成了阿克糾賓兩個油田所有資料的收集,325日投標組乘俄羅斯中轉飛機飛回阿拉木圖。

       接著便是夜以繼日編制標書的工作。誰都不敢和衣而臥,擔心躺下便難以爬起來。編制的進度是以小時計算,哪一個環節沒有完成,都有可能前功盡棄。極度的疲倦讓每一個停頓都有可能進入睡眠,上下電梯的搖動竟會令他們在閉目中睡著。

       最后的工作是由翻譯人員完成的。此時已是以分鐘計算進度。他們連思維的停頓都已消失,就像高速奔馳的列車,不達目的便呼嘯飛馳。當譯文交稿時他們的臉已經變成了蠟黃色。

       330日,當投標組將標書裝訂成冊趕到哈國國資局時,離截標時間只剩下十五分鐘。

       與中石油競標的有阿莫科、德士古公司等享譽世界的公司,但勢在必得的中石油使其后的工作變得不再復雜。199764日,中石油如其所愿一舉中標,以3.2億美元購買阿克糾賓油氣公司60.3%的股份,獲得公司資產經營管理權。

       阿克糾賓油氣股份公司遂更名為中油阿克糾賓油氣股份公司。

       中國石油人終于走進了哈薩克斯坦。

       艱難的啟程:       即使是泥潭也要踏出坦途      

       歡笑只在中標的那一瞬,因為贏得戰場后,等待的就是拼殺。我們不能像西方石油公司搶得肥肉后只需享受盛宴,我們接手的是一個殘局,挽救局面需要付出巨大的財力和智慧,否則便只有出局敗走中亞。

       既然是首選戰場,中國石油人就準備了足夠的膽略和籌謀。

       戰場上的謀略無出孫子兵法之右者。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不竭如江河。是說作戰以正兵對陣,以奇兵制勝,善出奇兵便像天地那樣變化無窮,像江河那樣奔流不息。國策既定,勝敗便決定于兵勢。

       但困難還是出乎接收代表組的預料。

       最大的困難是中石油制定走出去的方針僅四年時間,幾乎沒有海外石油開發專家可供派遣,能夠點將出征的均不具備國際化大公司的管理經驗,不僅不了解哈國的投資環境,甚至不了解哈國的法律。更何況進入的是當年中國的老大哥國家,讓他們接受小弟弟的管理,民族自尊產生的抵觸情緒自然而然轉換成心理對抗。

       接收代表組由王仲才為總代表。十年后,經過阿克糾賓的磨礪,王仲才成長為中石油著名的海外石油開發專家,可他當時的第一項工作卻是到新疆油田挑選四十位懂哈語的各路技術干部,他們都沒有海外工作的經歷,但這已是吳耀文能夠配給王仲才最好的隊伍了。

       1997107日,阿克糾賓油氣股份公司中方代表組正式成立。

       101213日,代表組首批21人分兩批到達阿克糾賓市。這座擁有三十萬人口的城市坐落在哈薩克斯坦西北部,是阿克糾賓州的首府,相當于我國的省會城市,但它的市政建設只近乎于我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縣城水平,在荒原的包圍中顯得那樣蒼涼和敝舊。前蘇聯在代表組大部分人的心中曾是社會主義的天堂啊,這么落后的樣子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專家們入住的賓館叫“依列克”,據介紹是阿克糾賓市的高級賓館,但要放在國內的省會絕對在拆遷之列。所有的設施都像垂暮的老人一樣外表斑駁內質病篤,浴缸馬桶不是堵就是漏,天花板上的涂料時不時剝落墜到床上桌上。最考驗專家們的是進入哈國時恰逢入冬,哈國漫長的冬天氣溫極低,賓館的取暖設備卻形同虛設,幾乎沒有熱度,客房的窗戶結著一層厚厚的白霜,推門進去就像進入了冰窖。賓館方只好每個房間配一只電暖氣,可又因為城市供電不足,電暖氣開不起來。夜晚睡覺要將所能蓋的衣物都堆在被子上,捂頭蜷身到天亮后發現,被頭出氣處竟是一層硬硬的白霜。每天早上公司派一輛大篷車接他們上班,從冰屋到冰車,車還沒開動,羽絨服已被凜冽的寒風吹透。

       吃飯成了過關,哈餐就是奶酪、烤肉、生菜,人家吃得津津有味,我們這些素食“動物”幾頓下來便開始反胃拉稀,開飯時純粹為了生存硬著頭皮往下咽。后來大家想辦法自己開火做飯,雖吃得極其簡單,總算讓胃接受了。

       1998年新年公司放假,看著聚在異國他鄉冷清的賓館里的專家們,王仲才說,過年了,咱們吃頓餃子吧。于是有人自告奮勇上街買菜,孰料跑遍全城只買到一棵白菜。

       生活在內陸草原馬背上的哈薩克民族沒有種植蔬菜的傳統,加上干旱少雨,蔬菜短缺而昂貴,新年之際能夠買到一棵白菜已算幸運。但一棵白菜的餃子年給了王仲才極大的刺激,兩年后,當公司剛剛涉過險灘,他便力主投資287萬美元建設了一座哈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現代化溫室蔬菜大棚,讓阿克糾賓市的居民一年四季吃上了新鮮的蔬菜。不過在大家端起餃子的那一刻,心中澎湃著的是為了祖國的能源安全堅定意志戰勝一切困難的滿腔熱血。

       阿克糾賓油氣公司成立于1981年,前蘇聯解體后,哈國將它改造成國家股份公司,1996年注冊上市。公司固定資產6億美元,年產原油262萬噸,銷售收入1.37億美元,凈利潤4100萬美元,員工九千余人。這些家底看著還不錯,可當代表組進駐公司還處在熟悉階段時,便感受到了收購這家公司作為首選戰場的代價。

       由于哈國剛剛走上私有化,國民的思想大多還停留在公有制時代,阿克糾賓油氣公司雖然1993年便已轉制成股份公司,實際上還在吃大鍋飯,不懂管理,經營混亂,腐敗滋生,每個有權者都可以自定價格批條子,無需付預付款便出售原油,銷售款難以回收,連營業稅稅款都交不出,加之產量徘徊不前,資金入不敷出,只好由州政府貸款維持生產,這又背負起沉重的債務。機關臃腫,人浮于事,員工超編,人心渙散,公司出售前已經數月沒有發工資,賬上無款,致使公司賬號被銀行凍結,生產經營處于癱瘓。可以說,哈國再不出售這家公司,離破產只有一步之遙。

       根據出售協議和對哈國政府的社會責任承諾,中石油接收后要馬上清算債務,還清稅款、貸款。而中石油對阿克糾賓項目的要求是,一旦接管公司后,作為股份公司所需資金就要自身解決。資金的來源無非就是銷售原油。對于原油銷售,由于阿克糾賓沒有連接國際市場的輸油管道,只能依靠原蘇聯修建的管道輸往俄國邊境城市奧爾斯克煉油廠,被桎梏在哈、俄兩個石油輸出國市場的原油也只能售出低廉的價格。公司還沒接管便在資金運營上承受起沉重的包袱。

       前蘇聯解體后,哈國走上憲政民主的道路,雖然新體制還不成熟,但相應的法律都已具備,尤其針對保護本國公民的勞動法更是清晰完備。面對阿克糾賓公司臃腫的機構和超編的員工,政府是絕不去觸動的。更有意思的是員工得不到工資也不去找政府,似乎都在等候收購者的到來,讓他們去解決一切,就好像設下一個口袋等著傻瓜去鉆。筆者曾聽一位到阿克糾賓油氣公司工作的中方承包經理訴苦說,哈國對勞資糾紛絕對傾向哈方員工,只要哈方員工告到勞資調節部門或檢察院,中方必敗。不知哪個早上就會有代表找來說罷工了,于是便開始談判工資提升問題。甚至對經理不滿也會罷工,要求撤換經理,否則不開工。這雖然反應了哈國民主制度的進步,但對不甚了解哈國法律的接收代表組來說,不啻又是一個難闖的關口。

       行文至此,我們終于可以明白為什么那些搶先進入哈國的石油巨頭們沒有垂涎阿克糾賓公司了。

       這令我想到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攻占日本的硫磺島戰役。2.3萬名日軍固守島上,而島只有東面有一塊很窄的沙灘,其余都是礁崖峭壁。美軍為了攻占島嶼只有冒死強攻灘頭,結果以566名士兵生命的代價拿下沙灘作為登陸點,繼而攻占了硫磺島。用這個比喻來說明收購阿克糾賓公司所付出的巨大代價或許不太適宜,但道理是一樣的,為了完成戰略任務,付出代價是不可避免的。

       可貴的是,中國石油人付出代價選擇阿克糾賓作為中亞首選戰場,絕不僅僅是為擴大戰場服務。無所作為不是他們的性格,他們追求的是開辟這個戰場就要收取豐厚的回報。

       即使是泥潭,也要在上面踏出坦途。

       21個中國人到異國他鄉接收領導一個萬人的大型企業,這本身就是件開天辟地的事,對中國人是個新生事物,對阿克糾賓的哈國人也是件新鮮事,只是哈國人的心理更加復雜罷了。公司的一位技術老總對代表組的同志說:“你們的石油技術是向我們學習的,只不過我們現在缺錢,不得已把你們請來了。你們看中的是我們的石油資源。”一句話道破公司哈方人員心底的思想。

       是不服氣,是看熱鬧,是畏懼,是疑惑,或許還有點兒仇視。

       吳耀文對王仲才的要求只說了兩句話:一是要與哈方共贏,沒有這個思想站不住腳。二是從開局就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要有國際化大公司的模樣。

       總公司的投資是生產投資,公司運轉起來還要靠市場運營,可王仲才接手公司后,手中竟無資金可供使用。沒有錢一切都是空談,何況公司近萬哈方員工等著他發工資呢。王仲才上任的第一件事情是籌集資金給員工發工資,啟動公司的運轉。

       銷售原油是獲得資金的唯一來源,可按照舊有渠道不僅油價低廉,而且一時收不到款。王仲才只有向家中求助,通過中石油總公司與總公司所屬的中國聯合石油公司簽署了原油銷售合同。這是阿克糾賓公司有史以來簽署的第一份國際化銷售合同,也將是中石油在中亞實行石油開發戰略運回國的第一批原油,更是中石油海外開發項目由陸路進入國內的第一批原油,其意義早已超出為阿克糾賓公司籌款的初衷。就在代表組進駐公司的第十天,首批

1234下一頁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掃碼訪問手機版

QQ|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4 05:36 , Processed in 0.01933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