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水噴淋系統的應用范圍 第三章 噴淋水管的配管 籮四章 噴淋系統的流量 第五章 材料與安裝 附圖 圖3.0.6-1 工藝塔水噴淋示意圖 圖3.0.6-2 臥式容器水噴淋示意圖 圖3.0.6-3 立式容器水噴淋示意圖 圖3.0.6-4 錐頂罐水噴淋示意圖 圖3.0.6-5 球罐水噴淋示意圖 圖3.0.6-6 機泵水噴淋示意圖 圖4.0.3 噴淋孔水流量圖 圖5.0.4-1 噴淋孔水的有效范圍圖 圖5.0.4-2 噴淋孔布置示意圖 第一章 總則 第1.0.1條 本規定適用于工藝設備消防及降溫噴淋最低限度的固定噴淋系統的設計。 第1.0.2條 本規定是工藝設備消防及降溫噴淋配管設計的原則,如本規定和工程規定(或消防規范)有矛盾時,應以工程規定或規范為準。 第二章 水噴淋系統的應用范圍 第2.0.1條 火災可單獨用水噴淋就能充分達到滅火目的的區域。 第2.0.2條 控制燃燒發展以便有一個適當的時間間隔,直到消防系統被啟動。 第2.0.3條 冷卻設備外層表面,減少設備熱量吸收作用,保護工藝設備以防止火災影響和預防產生危險壓力。 第三章 噴淋水管的配管 第3.0.1條 消防及降溫噴淋系統的用水,可由給水管網供給。而干管敷設可分地上和地下兩種,裝置區域內干管宜設置在地下。當干管地上敷設時,要布置在沿著主要道路且安全和易接近的位置。但嚴禁干管設置在管溝里。 第3.0.2條 噴淋水系統要采取防止因凍結而中斷供水的措施。在任何情況下,干管敷設在地下時,要設置在冰凍線以下。 第3.0.3條 噴淋水系統街區地下管要設置在距酸性或腐蝕性排水管的最小距離是2.5米處,如果地方允許,噴淋水干管宜高出排水管0.5米。 第3.0.4條 消防及降溫噴淋管道應與生產、生活給水管道分開設置,采用獨立的消防及噴淋給水管道。且每根配水支管或配水管的直徑不應小于25毫米。 第3.0.5條 從干管引出的噴淋水支管不應有袋形管段。 第3.0.6條 需要進行消防及降溫噴淋的設備,其噴淋管配置如圖3.0.6-1至圖3.0.6-6所示。 一、臥式容器的噴淋系統是由一個或多個軸向噴嘴(或噴孔)集管組成,預防措施也由水噴淋到上部表面來保證。如圖3.0.6-2所示。 二、園柱形立式容器裝有若干個環形噴淋管。環的最大允許間距是3.6米,較高環到容器頂部最大距離是2.7米。為保證容器頂部和底部冷卻,環形噴淋管上裝噴嘴或采用噴淋孔形式。如圖3.0.6-3所示。 三、原則上,球罐的保護措施是頂部噴嘴要保證噴淋水覆蓋人孔,底部有安裝在球罐支柱結合面之下的噴嘴環,且噴嘴至球罐的最大距離為600毫米。底部的噴淋環由支柱結合面以下的球體面積來確定。如圖3.0.6-5以示。 球罐頂部噴淋除采用溢流堰形式外,還可采用環形管噴淋孔形式。溢流堰形式多用于降溫噴淋。 第四章 噴淋系統的流量。 第4.0.1條 為減少熱量吸收繼而阻止爆炸所需要的水流量是以設備的幾何形狀、體積以及設備安裝為依據,液化石油氣和與其類似物料的貯罐或工藝設備,其固定消防及降溫系統噴淋強度為7~10升/分•米2。 第4.0.2條 降溫噴淋水面積按設備表面積1/2計。消防噴淋水面積按設備全表面計。 第4.0.3條 按圖4.0.3選擇噴淋孔大小。噴淋孔直徑最小為3.0毫米。 第五章 材料與安裝 第5.0.1條 所有管道要完全經得往在任何火災情況下的臨界情況。除有防腐要求時的水管需要用特殊襯里管道外,宜采用鍍鋅無縫鋼管。 第5.0.2條 所有水噴淋噴嘴需用防腐材料,以便最大限度減少維修。因此,噴嘴應是不銹鋼或銅合金材料。 第5.0.3條 一般選用在0.2MPa壓力下能有效噴淋的噴嘴。 第5.0.4條 噴嘴或噴淋孔應安裝在距設備(或保護層)表面600毫米之內。設備頂部和側面噴淋孔宜設在朝下45°的方位,如圖5.0.4-2所示。設備底部的噴淋孔宜設在朝上45°。噴淋孔或噴嘴應布置在水所能覆蓋的設備的位置上。噴淋孔水的有效范圍如圖5.0.4-1所示。 第5.0.5條 在水噴淋系統的供水主管上應安裝一個能脫除≥1.5毫米雜質的筐式、“Y”型或自動清洗式過濾器。過濾器的有效面積最小應為連接管吸入面積的四倍。且過濾器要設置在易接近的區域。 第5.0.6條 除在水噴淋系統供水主管上設有自動或手動開啟裝置外,噴淋支管上不應有切斷閥。在任何情況下,自動或手動開啟裝置應設在距噴淋設備較遠的、火災時操作人員易接近的區域。對于貯罐區應設在圍堰外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