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職業標準(中級工工作要求) 職業 功能 | | | | | | 1.能拆裝單級離心泵 2.能二級保養多級離心泵 3.能處理泵抽空、汽蝕、振動故障 4.能處理泵密封填料發燒、漏失、軸承過熱故障 | 1.離心泵二級保養的內容 2.離心泵各部件的名稱及其作用 3.離心泵參數調節方法 4.安裝機泵前的準備工作 | | 1.能處理加熱爐凝管、爐管穿孔漏 油著火、冒白煙、冒黑煙及回火故障 2.能處理加熱爐滿水、缺水、汽化故障 | 1.加熱爐緊急停爐知識 2.加熱爐各部件的名稱及作用 3.燃燒器的結構、分類、維護保養方法 | | | 1.電動機的結構原理、主要額定參數 2.電磁感應與三相交流電 3.三相電接法 | | | | | | | | 1.能按要求拆裝壓力表 2.能對電動機泵換潤滑油 3.能更換熔斷器 | 1.壓力表的分類和工作原理 2.潤滑油的“五定”及分類選擇方法 3.熔斷器的分類和作用 | | 1.能清理法蘭端面,預制法蘭墊片 2.能選擇、切割密封填料,調整壓蓋松緊 | 1.法蘭墊片的分類和作用 2.密封填料的規格及作用 | | | | | | 1.常用滅火機 2.滅火機的性能及使用、檢查期限和存放要求 | | 1.能對設備管線外防腐 2.能判斷結垢情況,并進行預防 | 1.腐蝕的原因、防腐蝕的意義 2.結垢的原因、危害,化學防垢知識 | | | 1.裝扳牙的順序、方向及注意事項 2.套扣的技術要求 |
第五部分 中級工基礎知識 第一章 計量知識 第一節 計 量 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在1985年9月6日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9 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八號公布。1986年7月1日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共有六章:第一章總則;第二章計量基準器具,計量標準器具和計量檢定;第三章計量器具管理;第四章計量監督;第五章法律責任;第六章附則。 一、量與量值 1.量 在計量科學領域,凡是可以定性區別并能定量確定的現象或物體的屬性,稱為可測量的 量,簡稱量。長度、質量、容量、溫度、時間和速度等,這些都是現象和物體本身所具有的性質,即屬性,因而都稱為量。 2.量值 量值是由數值和計量單位的乘積所表示的量的大小。由于采用計量單位不同,同一量可 得到不同的量值,但是量本身的大小并未變化,所以量的大小和量值的概念是有區別的。 二、計量、測量、測試三者的關系 計量:利用技術和法制手段實現單位統一和量值準確可靠的測量。 測量:是指為確定被測對象的量值而進行的全部操作過程。測量是形成計量的前提。測 量是固定化和成熟化了的測試。 測試:是具有實驗性質的測量。測試是測量的先導、擴展和外延,是測量的一種特殊形式。測試為計量開拓新的領域,提供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 三者關系:計量是測量的一種特殊形式。計量是做好測量的保證,計量是開展測試工作的基礎,為測試研究提供基礎條件。三者均屬于測量的范疇,但三者又各具特點。當測量是為了實現統一,旨在使量值到計量器具、計量基準器具時,那種測量就是計量;當測試已經具有確定的方法和途徑,那種測試就已轉變成測量;當要求測試方法和量值進行統一并相應建立了標準,那種測試就已轉變成計量。計量為測量和測試提供保障,使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一致。 三、計量特點 1.統一性 統一性是指保證測量的統一,包括計量單位制的統一、單位量值的統一。統一性是計量的本質特性。 2.準確性 準確性要求量值準確可靠。它是計量工作的核心,是計量實現統一的基礎。 3.法制性 為了保證計量的統一性和準確性,國家對統一使用的計量單位、復現單位(量值的計量基準)器具,以及進行量值傳遞的手段、方法等都運用法律作出規定,作為各行各業遵循的原則。 4.社會性 計量涉及的范圍極為廣泛,它與國民經濟各部門、人民生活各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對維護社會經濟秩序起著重要作用。 四、計量的分類 1.根據任務和性質分 法制計量、普通計量、應用計量、技術計量、質量計量、理論計量、經濟計量等。 2.根據應用領域分 工業計量、商業計量、天文計量、醫用計量等。 3.按涉及的專業分 幾何計量、熱學計量、力學計量、電磁計量、無線電計量、時間頻率計量、光學計量、聲學計量、電離輻射計量、化學計量等十大類。 第二節 法定計量單位和國際單位制 一、法定計量單位 法定計量單位是指國家以法令形式允許使用的計量單位。它是統一計量單位制和單位量 值的依據和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以國際單位制(SI)單位為基礎,同時采用了一些非國際單位制單位。 二、法定計量單位的構成 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包括: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以及由以上單位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單位。見表5—1—1至表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