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離心泵啟動前泵殼和整個吸入管路要充滿液體,當原動機帶動泵軸和葉輪旋轉時,葉片間的液體也跟著旋轉起來,液體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沿著葉片間的流道甩向葉輪外緣,進入螺旋形的泵殼內,由于流道斷面積逐漸擴大,被甩出的流體流速減慢,將部分速度能轉化為靜壓能,使壓力上升,最后從排出管排出。與此同時,由于液體自葉輪甩出時,葉輪中心部分造成低壓區,與吸入液面的壓力形成壓力差,在壓力差的作用下液體不斷地被吸入,并以一定的壓力排至泵外。由此可知,離心泵的工作原理就是葉輪在充滿液體的泵殼內高速旋轉,使液體產生離心力,從而依靠離心力來輸送液體。離心泵工作原理簡圖如圖所示。
離心泵工作原理.jpg (47.99 KB, 下載次數: 37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離心泵工作原理
2012-10-25 09:47 上傳
圖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離心泵性能和結構有以下特點:流量均勻,壓力穩定;揚程和流量大小主要取決于葉輪外徑和轉速;揚程和軸功率與流量存在對應關系,揚程隨流量增大而降低,軸功率隨流量增大而增加;自吸能力差,極易產生汽蝕現象;在低流量下工作效率降低,但設計點效率較高;通常采用開關出口閥的方法來調節流量,必要時可車削葉輪外徑或改變原動機轉速,但不宜長時間在低流量下操作;離心泵結構簡單、緊湊,易于安裝和檢修,占地面積小,易損件少,可與電機直接連接;故適用于要求大流量、低揚程、粘度較小的液體輸送。 離心泵工作時,最為擔心的是泵入口有氣體。因為氣體的密度小,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就很小,葉輪中不能產生必要的真空,也就無法將密度較大的液體吸入泵中。因此在開泵前必須使泵和吸入系統充滿液體,而且在工作中,吸入系統不能漏氣,這是離心泵正常工作必須具備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