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心泵的結構組成 1.關鍵部件之一:葉輪,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開式、半開式、閉式;
201024162036612.jpg (100.96 KB, 下載次數: 37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2.關鍵部件之二:密封環,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平環式、直角式、迷宮式;
201024162223145.jpg (41.6 KB, 下載次數: 3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3.關鍵部件之三:軸封,如下圖所示:
201024162343485.jpg (76.14 KB, 下載次數: 40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二、離心泵的分類方式 離心泵的分類很多,它是依據不同的結構特點而劃分的。
1、按工作葉輪數目來分類
(1)單級泵:即在泵軸上只有一個葉輪。
201024162442210.jpg (146.23 KB, 下載次數: 3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2)多級泵:即在泵軸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葉輪,這時泵的總揚程為n個葉輪產生的揚程之和。
201024162536255.jpg (43.84 KB, 下載次數: 3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2、按工作壓力來分類
(1)低壓泵:壓力低于100米水柱;
(2)中壓泵:壓力在100~650米水柱之間;
(3)高壓泵:壓力高于650米水柱。
3、按葉輪進水方式來分類
(1)單側進水式泵:又叫單吸泵,即葉輪上只有一個進水口;
201024162637280.jpg (111.68 KB, 下載次數: 39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2)雙側進水式泵:又叫雙吸泵,即葉輪兩側都有一個進水口。它的流量比單吸式泵大一倍,可以近似看作是二個單吸泵葉輪背靠背地放在了一起。
201024162828216.jpg (55.11 KB, 下載次數: 40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4、按泵殼結合縫形式來分類
(1)水平中開式泵:即在通過軸心線的水平面上開有結合縫。
(2)垂直結合面泵:即結合面與軸心線相垂直。
5、按泵軸位置來分類
(1)臥式泵:泵軸位于水平位置。
(2)立式泵:泵軸位于垂直位置。
201024162936542.jpg (141.42 KB, 下載次數: 3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6、按葉輪出來的水引向壓出室的方式分類
(1)蝸殼泵:水從葉輪出來后,直接進入具有螺旋線形狀的泵殼。
201024163031604.jpg (62.2 KB, 下載次數: 3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2)導葉泵:水從葉輪出來后,進入它外面設置的導葉,之后進入下一級或流入出口管。
平時我們說某臺水泵屬于多級泵,是指葉輪多少來講的。根據其它結構特征,它又有可能是臥式泵、垂直結合面泵、導葉式泵、高壓泵、單面進水式泵等。所以依據不同,叫法就不一樣。另外,根據用途也可進行分類,如油泵、水泵、凝結水泵、排灰泵、循環水泵等。
三、離心泵的汽蝕現象及應對1.汽蝕現象的產生:低壓區→產生氣泡→高壓區→氣泡破裂→產生局部真空→水力沖擊→發生振動、噪音,對部件產生麻點、蜂窩狀的破壞現象,如下圖所示:
201024163145254.jpg (113.02 KB, 下載次數: 3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2.離心泵中的壓力最低部位,如下圖所示:
201024163256385.jpg (88.68 KB, 下載次數: 38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3.離心泵汽蝕特性曲線,如下圖所示:
20102416343753.jpg (64.52 KB, 下載次數: 3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201024163440796.jpg (41.92 KB, 下載次數: 3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3 19:29 上傳
4.避免發生汽蝕的措施
(1)降低液體溫度(使對應的液體飽和壓力降低);
(2)減小吸上高度或變凈正吸入為灌注吸入(使吸口壓力增大);
(3)降低吸入管阻力(采用粗而光滑的吸管,減少管路附件等);
(4)關小排出閥或降低泵轉速(降低流量)。
5.提高泵抗蝕性能的措施
(1)改進葉輪入口處形狀(加大進口直徑、加大葉片進口邊的寬度、增大葉輪前蓋板轉彎處的曲率半徑、采用扭曲葉片、加設誘導輪);
(2)采用抗蝕材料(鋁鐵青銅、2Gr13、稀土合金鑄鐵、高鎳鉻合金);
(3)葉輪表面光滑,葉片流道圓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