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點勾勒出丹夾陶瓷園區日均用氣量N型變化的曲線:今年6月超過206萬立方米,去年8月為15萬立方米,2006年11月為165萬立方米,1987年10月開始用氣。 丹夾陶瓷園區,享有“中國西部瓷都”美譽,孕育著能源大市場。1988年,夾江縣首家陶瓷廠投產,以煤制水煤氣為燃料。之后的十年間,陶瓷廠增至49家,煤炭用量大增,山西、內蒙古等地煤企逐步成為煤炭供應商。 西南油氣田公司被能源大市場吸引,相繼建設3條供氣管道,直通丹夾陶瓷園區。1998年10月,首批13家陶瓷廠“煤改氣”,每天減少用煤360噸。至2006年11月,60多家陶瓷廠以天然氣為燃料,日用氣量達165萬立方米。 “十一五”期間,川渝經濟持續升溫,天然氣供需缺口加大,氣價上揚也擠壓了用氣創效的空間,煤制水煤氣再度受到陶瓷廠青睞。2006年12月,丹夾陶瓷園區第一條“氣改煤”生產線投產,丹夾陶瓷園區日用煤量逐步增多,2016年8月超過4000噸,每天替代200多萬立方米天然氣。 在丹夾陶瓷園區“氣改煤”期間,西南油氣田公司開發川中龍王廟組特大氣藏、川南頁巖氣,大幅提高了產能,為丹夾陶瓷園區再次“煤改氣”創造了條件。 2016年3月,西南油氣田公司與當地政府協商,就推進丹夾陶瓷園區再次“煤改氣”達成共識,并組織專門團隊,結合“供給側改革”政策,精細編制包括階梯氣價、量大從優、上門服務在內的一攬子辦法,2016年6月付諸實施。經過3個月的設備改造,威尼瓷業率先恢復使用天然氣,興泰和等陶瓷廠緊隨其后,丹夾陶瓷園區用氣量止跌回升。 再次煤改氣,管道先行。西南油氣田公司既為用戶義務檢修舊管道,也投資搶建新管道,使陶瓷廠就近接管用氣。截至今年6月22日,57家陶瓷廠再次“煤改氣”。還有一批陶瓷廠已制定再次“煤改氣”時間表,屆時,丹夾陶瓷園區日用氣量可突破260萬立方米。 有資料顯示,丹夾陶瓷園區一帶,今年5月的PM2.5日均值比上年下降1/4。 |
|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4 05:42 , Processed in 0.01653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