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金屬表面暴露在大氣中,由于水和氧氣的作用而造成損傷,稱為大氣腐蝕。大氣條件、金屬成分、表面形狀、取向、水滴流動、工作條件等因素都是造成金屬在大氣中的腐蝕行為和耐蝕性差異性,除污染物外,影響大氣腐蝕的自然因素主要便是氣候條件。 在沒有水分的情況下,許多污染物的腐蝕作用很小,但相對濕度大于80%,腐蝕速率會迅速上升。因此,在溝渠或潮濕環境中敷設的架空管道表面易受腐蝕。原因是大氣中有水蒸氣,水蒸氣在金屬表面凝結形成水膜。這種水膜溶解大氣中的氣體和其他雜質,起到電解液的作用,使金屬表面發生電化學腐蝕。
而在大氣中腐蝕的金屬并沒有大量的電解液浸沒,所以腐蝕過程與金屬在電解液中的完全浸沒是有區別的。腐蝕過程的特點是金屬表面的液層非常薄,電阻很小,空氣中的氧氣可以連續供應,所以陰極過程主要是氧的去極化。同時,由于金屬表面的液體層較薄,金屬向離子陽極的過程緩慢,離子濃度增加,氧通過水膜使陽極鈍化。因此,陽極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礙,成為腐蝕過程的主要控制步驟。當金屬表面的液層較厚,氧氣進口受阻時,腐蝕主要受陰極過程控制。為監測氧氣含量工采網推薦使用英國SST 可暴露于任意氧濃度環境 熒光微量氧變送器 - LOX-TRACE-1000-BLX。
基于熒光猝滅原理的氧傳感器則可以用于測量環境氧分壓( ppO2)大小并且具備低功率、非消耗傳感原理、溫度和壓力補償等特性。英國SST 熒光微量氧變送器 - LOX-TRACE-1000-BLX則可以在任意氧濃度下工作,且不會損壞傳感器,而且LOX-TRACE-1000-BLX對氧氣具有高度選擇性和靈敏度,壽命長,非消耗型技術–無需存儲在惰性氣體環境中,低功耗,高精度。在一些氧含量、氧分壓的測試場氧氣合非常具有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