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先锋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_亚洲在线日韩_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油氣儲運網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QQ快速登錄

一步迅速開始

pdms培訓&項目數字化360網
查看: 13562|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驗交流] 油氣回收現狀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5-27 10:03: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冷凝式油氣回收研究
摘要:冷凝式油氣回收裝置采用復疊式壓縮工藝、三級蒸發器冷凝,不用外加液氮輔助致冷,即可達到國家制定的“石油及成品油儲運銷售及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的非甲烷總烴排放限值35g/m3以下,或非甲烷總烴回收率達到90%以上,F場運行表明,該裝置設計工藝流程先進、自動化水平高、操作簡單、維修量少、運行成本低。經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安全工程研究院檢測,非甲烷總烴回收率達91.67%。
關鍵詞:油氣回收冷凝裝置 環境保護 技術原理 特點 經濟評價
汽油在輸送分配過程中,由于溫度、壓力的變化,造成油氣的“小呼吸”和“大呼吸”損耗。統計資料表明,由于儲罐內溫度變化而產生的小呼吸損耗,每當溫度升高1℃,就會排出0.21%的油氣。如果200萬t汽油存放在利用率50%的油罐內300天,平均每天氣溫變化10℃,則會有約55萬m3的油氣排放到大氣中。大呼吸損耗是油罐在收發作業時的蒸發損耗(主要是由于氣體空間體積變化引起)。根據某煉油廠的實測數據表明,大呼吸損耗占該廠油庫總蒸發損耗的85%~90%。大油罐的一次收(發)油可造成數百千克的輕質油損耗,F場測試表明,在溫度20℃、大氣壓正常時,每進1m3汽油,便有1kg汽油排入大氣中。統計資料表明,從煉油廠到最終用戶約有5次大呼吸,每噸汽油大呼吸揮發油氣可達7m3。以2004年汽油消耗8000萬t估算,大呼吸排放油氣高達5.6億m3,加上小呼吸排放量,總排放量估計可達7億m3。因此,把揮發的油氣盡量回收是當務之急。裝置的特點中國石油華東勘察設計研究院在20世紀80年代,率先在國內推出了以回收天然氣中丙、丁烷為主要目標的模塊式油氣回收裝置,并同日本公司合作,開發了膨脹式致冷小型系列化裝置。在此基礎上,又自主研制了丙烷致冷式模塊化裝置(獲國家科技博覽會金獎)。在大量收集國內外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對國外比較成熟的幾種油氣回收工藝,如膜分離回收、活性碳吸附回收、重油吸收回收、壓縮劑致冷吸收回收等進行了綜合分析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膜分離能耗大、投資大;活性碳吸附,由于吸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化潛熱操作危險,后處理工藝復雜;重油吸收回收率低,回收重油煉制工藝復雜;壓縮致冷吸收需配套液氮輔助致冷設施,制氮工藝和液氮的循環利用、儲存工藝復雜,投資大。為此,推出了具有自主技術產權的冷凝式油氣回收裝置。該裝置采用復疊式壓縮致冷工藝,流程短、操作控制簡單、使用設備少,投資少(投資只是國外同類裝置的1/4~1/3)。

等等 見附件。

冷凝式油氣回收裝置研究.pdf

100.61 KB, 下載次數: 10

售價: 3 金幣  [記錄]


油氣儲運網 - 論壇版權1、本主題所有言論和圖片純屬會員個人意見,與本論壇立場無關
2、本站所有主題由該帖子作者發表,該帖子作者與油氣儲運網享有帖子相關版權
3、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轉載或引用本文時必須同時征得該帖子作者和油氣儲運網的同意
4、帖子作者須承擔一切因本文發表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5、本帖部分內容轉載自其它媒體,但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權問題,請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將及時予與刪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氣儲運網管理員和版主有權不事先通知發貼者而刪除本文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7-5-27 10:03:57 | 只看該作者
初來咋到,請多指教
板凳
發表于 2017-5-27 10:29:48 | 只看該作者
粘貼點內容  只發附件 不吸引人
我給你貼了 這次
5#
發表于 2019-12-26 19:22:59 | 只看該作者
超深冷油氣回收工藝研究,零下150攝氏度。
6#
發表于 2020-10-23 09:29:0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的分享,學習學習!
7#
發表于 2020-10-23 12:31:05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分享
8#
發表于 2022-9-9 18:46:26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的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掃碼訪問手機版

QQ|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1 19:15 , Processed in 0.02429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