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召開“第三屆中國石油石化健康、安全與環保(HSE)技術交流大會暨展示會”的通知 各分支機構、地方學會,各有關單位: 中國石油石化健康、安全與環保(HSE)技術交流大會暨展示會是中國石油學會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中化、延長石油等單位聯合,緊密結合生產經營實際,搭建的大型 HSE 技術交流平臺,集政-產-學-研-商于同臺,宣貫政策法規制度,交流先進管理經驗,推廣新技術新設備應用,為全面識別危害、管控風險、消除隱患,減少事故和環保事件,為石油石化企業穩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保障。大會在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和各大石油石化集團(總)公司等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已成功召開了兩屆,“第三屆中國石油石化健康、安全與環保(HSE)技術交流大會暨展示會”將于 2017 年4 月25-27 日在北京召開,現就會議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會議主題 推進 HSE 深化完善,保障企業穩健發展 二、 會議組織 (一)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石油學會 協辦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質量安全環保部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安全監管局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能源管理與環境保護部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健康安全環保部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環保質監部 支持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承辦單位:北京中技油聯石油化工科技中心 (二)組織委員會 主 席:周撫生 副主席:萬 濤 王妙云 王其華 王行義 劉春平 牟善軍 況成承 吳樹坤 張 宏 吳世勤 張 毅 周 敏 周 勇 周愛國 趙邦六 鐘裕敏 魏文普 委 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連才 王 靚 盧明霞 閆 進 朱生鳳 劉 鍇 權紅旗 孫洪坤 樸慶利 陳 俊 陳 戎 陳隆盛 陳 濤 杜紅巖 邱少林 何懷明 楊 勇 張 鴻 張 煒 張忠林 張占峰 張 鍵 鄒 剛 趙蘭祥 郝愛武 饒一山 陶 輝 郭喜林 黃金山 彭其勇 穆 劍 (三)學術委員會 主 席:張鳳山 副主席:吳蘇江 蔣振盈 耿承輝 李聯五 李 翔 陳碧鋒 王香增 閆倫江 孫萬付 委 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馬端祝 王占生 王嘉麟 王林元 王 晨 盧 明 孫文勇 劉忠生 朱建華 成慶林 杜衛東 李興春 李巨峰 張建明 張衛東 陳國明 施紅勛 楊國安 周志國 屈撐囤 趙東風 趙瑞玉 陶 彬 雷文章 裴玉起 三、會議交流內容 (一) HSE 綜合建設 1. 有關政策法規宣貫; 2.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中化、延長石油集團公司“十三五”健康、安全與環保 規劃情況介紹 ; 3. 有效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 4. 關于 HSE 風險管控方法; 5. 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創新與建立; 6. 關于安全環保履職能力培養與提升; 7. HSE 管理量化審核和評價方法; 8. 關于基層站隊 HSE 標準化建設與推進; 9. 承包商安全監管; 10. 危化品和高危作業管理; 11. 企業 HSE 管理體系建設的有效推進。 (二)安全技術與管理 1. 企業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2. 提高企業層面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 石油公司建立統一的液貨船安全準入標準及機制; 4. 石油石化企業間的應急救援協作與聯動; 5. 重大突發事故情景構建與應急救援技術; 6. 事故指揮系統(ICS)研究及試點; 7. 風險分析與控制技術; 8. 個體防護裝備物資統計、配備標準與要求; 9. 應急指揮通信系統、應急保障物資配備及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的經驗; 10. 裝置長周期運行保障技術; 11. 硫化氫捕消技術研究; 12. 延遲焦化裝置除焦系統密閉化粉塵治理研究; 13. CFB 鍋爐裝置大傾角皮帶輸焦系統粉塵治理研究; 14. 儲罐消防滅火能力研究及評估; 15. 強化油庫罐區安全監管,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杜絕火災爆炸事故; 16. 大型油罐區防雷預警技術; 17. 加強管道完整性管理,保證管道安全平穩運行; 18. 油氣長輸管道泄漏檢測技術研究; 19. 油氣長輸管道地質災害風險監測預警技術研究; 20. 長輸管線風險評估技術。 (三)環保技術與管理 1. 油氣田污水處理及回用處理技術; 2. 高濃度難降解廢水的處理技術(如聚驅污水、ASP 污水、壓裂返排液、輸氣管道廢水等); 3. 特殊廢水(如高氨氮、高總氮、高鹽、含重金屬等)的低成本處理技術與設備; 4. 鉆井廢棄泥漿的處理技術(包括水基泥漿、油基泥漿); 5. 脫硫脫硝廢水處理技術及煙氣脫硫脫硝除塵技術; 6. 石油污染的土壤、地下水的治理及修復技術; 7. 揮發性有機廢氣 VOCs 泄漏檢測、回收與治理技術; 8. 互聯網+與污染檢控與預警技術; 9. 油氣生產與加工過程的大氣環境污染治理技術; 10. 石油儲罐機械清洗規范及相關安全作業標準; 11. 環境風險防控及應急處置技術; 12. 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應用探討。 (四)職業健康保護 1. 職業衛生信息管理交流; 2. 職業衛生管理探討、規范和技術標準的進展; 3. 職業暴露風險評估(職業性塵肺病、化學中毒、噪聲聾、放射性疾病等防治技術;粉塵、化學因素等快速檢測技術); 4. 除塵、通風、噪聲等各種治理新成果、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 5. 勞動防護技術; 6. 檢維修作業職業病危害風險防控; 7. 職業心理健康促進(EAP)在企業內應用實踐; 8. 重點職業病監測、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專項調查及醫療衛生機構放射性職業病危害的監督與管理。 (五)健康、安全與環保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展示 安全應急技術與裝備: 安全防護、個體防護、消防器材及車輛、預警技術與設備、報警、監控技術與設備、火災探測、監測、檢測儀器、防爆電氣、應急通信指揮系統及車輛、調度指揮裝備與技術、防火材料及防雷設備、UPS、EPS 應急電源、應急搶險救援裝備與技術、安全生產控制系統等。 環保、健康技術與裝備: 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檢測與控制(LDAR)技術、污水處理設備、膜分離技術、生物增效技術、清潔/凈化設備、油氣回收設備、環境監測設備、脫硫/脫銷/、過濾設備、含油污泥處理技術、溢油清污設備、通風設備、除塵設備、清洗/噪聲治理設備、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設備、職業病預防及治療、醫療救護設備等。 四、參加人員范圍 1. 國家有關部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等安全環保部門的領導和專家; 2. 各油氣田、石化、管道、工程技術公司主管安全、環保、消防、職業健康的領導與專家; 3. 各地區分公司所屬安全環保管理、應急管理、生產運行、設備管理、物資采購、消防、科技開發及工程建設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業務骨干; 4. 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 5. 為石油石化企業提供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設備的供應商、制造商企業負責人和技術服務人員等。 五、會務及費用 1. 時間:2017 年 4 月 25 日-27 日(25 日全天報到) 地點:北京市(詳見報到通知) 2. 參會報名:參會人員請填寫報名表,通過傳真或E-mail方式報名 六、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溫 川 電 話:010-5627 2129 傳 真:010-6377 3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