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先锋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_亚洲在线日韩_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油氣儲運網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QQ快速登錄

一步迅速開始

pdms培訓&項目數字化360網
查看: 1249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業知識] 煉油廠火炬系統的工藝設計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5-6 16:42: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要:合理進行煉油廠火炬系統工藝設計,對保證工藝裝置安全生產、保護環境、節能降耗、降低工程投資具有重要意義。結合某工程設
計實踐,對火炬系統工藝流程設計、火炬系統主要工藝計算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對火炬系統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火炬;火炬氣回收;工藝計算;流程設計;煉油廠
中圖分類號:TE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 553X(2010)03- 0067- 04
1 引言
火炬系統是煉油廠和石油化工廠重要的安全設施
和節能環保設施。一方面,火炬系統能安全、及時處理工
藝裝置在開停工時以及在停電、停水、停汽、火災、設備
故障和誤操作等事故狀態下無法利用的突然排放的大
量可燃氣體,達到防止生產裝置發生超壓破壞以及對安
全泄放裝置排放的可燃氣體進行安全處理的目的(本文
稱為火炬放空系統);另一方面,火炬系統還能回收工藝
裝置在正常操作條件下產生的稍高于大氣壓的可燃氣
體,經壓縮機升壓后排放至全廠燃氣管網,達到節能環
保的目的(本文稱為火炬氣回收系統)。
本文結合某煉油廠總體設計的工程實踐,就火炬系
統工藝設計若干問題進行闡述。
2 火炬系統工藝流程設計
2.1 設計原則
(1) 按照各裝置火炬氣排放條件,在滿足有關規范
及生產要求的前提下,確定火炬系統的設計規模。
(2) 火炬系統盡量集中布置,集中控制,以便于管
理,減少占地。
(3) 火炬系統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設備及材料盡
量國產化。
(4) 充分重視環境保護、安全及職業衛生,降低消
耗,提高工程建成后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2 工藝流程
一般來講,一個完整的火炬系統包括火炬放空系統
和火炬氣回收系統。火炬放空系統主要由火炬管網、分
液罐、水封罐、火炬及自動點火系統組成;火炬氣回收系
統主要由低壓氣分液罐、氣柜、壓縮機組及緩沖罐組成。
火炬系統的原則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
各工藝裝置事故狀態下的放空氣送至火炬放空系
統后,首先進入分液罐,將火炬氣中攜帶的液體進行分
離,隨后在水封罐內突破水封,通過火炬筒體后在火炬
頭處放空燃燒。分液罐分離下來的液體用凝液泵送至輕
污油管網。水封罐內的水封高度由水封溢流管控制,設
三檔水封,分別為200mm、400mm 和600mm。同時設置
水封罐液面高度自控系統,當液位低于設定值時自動補
充新鮮水以維持一定高度的水封。
各裝置正常排放的火炬氣經火炬氣總管進入火炬
回收系統后,首先進入低壓氣分液罐,將火炬氣中所攜
帶的液體分離,隨后經入口自保聯鎖系統進入10000 m3
卷簾密封氣柜,緩沖后,通過出口自保聯鎖系統,然后進
入螺桿壓縮機壓縮至0.6MPa 后進入緩沖罐,緩沖后并
入全廠燃料氣管網。
2.3 流程特點
(1) 在正常生產條件下,火炬氣經脫油、氣柜穩壓、
壓縮升壓及緩沖罐緩沖后并入燃料氣管網,實現節能環
保的目的。
(2) 在事故狀態下,火炬氣沖破水封,在火炬頭處

煉油廠火炬系統的工藝設計_方士珍.pdf

223.92 KB, 下載次數: 46

售價: 3 金幣  [記錄]


油氣儲運網 - 論壇版權1、本主題所有言論和圖片純屬會員個人意見,與本論壇立場無關
2、本站所有主題由該帖子作者發表,該帖子作者與油氣儲運網享有帖子相關版權
3、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轉載或引用本文時必須同時征得該帖子作者和油氣儲運網的同意
4、帖子作者須承擔一切因本文發表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5、本帖部分內容轉載自其它媒體,但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權問題,請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將及時予與刪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氣儲運網管理員和版主有權不事先通知發貼者而刪除本文

沙發
發表于 2013-8-20 14:31:10 | 只看該作者
下載看看什么樣
板凳
發表于 2022-4-16 13:21:4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的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掃碼訪問手機版

QQ|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1 16:25 , Processed in 0.02428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