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標書的一點體會 每個做科研的人都少不了寫標書,怎樣才能寫好呢?在這塊我也是個新手,比我寫得好的、比我經驗豐富的肯定大有人在。筆者曾經參與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攻關計劃申報書的寫作,愿意將相關的體會與大家分享,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我認為,首先要從大體上對你的課題內容有一個了解,在這個階段,要大體確定做什么,分條列出來。這時,可以重點看一些綜述性的資料,對一些具體的研究資料也可以大概的看一看。課題內容的設計要充分調動各種相關的資源,比如現有的各種儀器設備,相關的研究成果,以及人員的學科背景、科研經歷等。內容要體現出創新性與可行性。創新性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說了,沒有一點新意的東西很難被批準的。除了創新性,還有可行性,不然你說的再好,沒有能力去完成,也不行。標書的內容要盡可能充實,不然,你申請了幾十萬,人家一看,要做的事那么少,自然就不會批那么多錢了。我知道一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標書,申請了十幾萬,可最后國家批了二十幾萬,因為專家說,內容很多,怕錢不夠用。 大概確定了做什么后,就要考慮怎么做了,寫出技術路線。這就要深入到技術路線里面去。不僅僅要找到你這個項目的所有的資料,也可以找一些相關的項目的資料。獲取資料是很重要的一個能力。收集到的資料要認真看看,形成自己的觀點,為我所用。技術路線要盡可能的詳細,不然,別人會以為你的標書是一個空架子。同時,也要條理清楚,盡可能運用一些圖表、流程圖等。這點很重要,它會改變你的標書的外在形象,提升其檔次。在這個階段,你可能會發現前面想做的內容有些做不了了,這就要對前面的內容做一些修改與調整。一個標書,可能涉及到藥理、分析、合成、藥劑、產業化以及財務等多個方面的內容,一個人的知識難免會不夠,所以要多虛心向人請教。即使是自己不太熟悉的領域的情況,也要認真完成好,這樣才有挑戰性啊。寫好的標書最好請幾個內行看看,可能別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你的標書的不妥之處。自己也要多看幾遍,反復揣摩。 要多上一下相關網站,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站,各省市科技相關網站,知道國家重點支持哪方面的內容,了解國家十一五發展綱要,要結合國家、社會的發展論述課題的意義。一個標書,最好有幾個亮點,你要想想,你的標書的亮點是什么,優勢是什么。研究團隊的優勢,項目的優勢,與同類的項目的比較,有哪些進步的地方,有哪些新意,能否形成自主知識產權,這些都要一一闡明。 要有時間概念,什么時候要進展到哪一步,免得到時慌亂。很多標書可能還要你提供很多相關的東西,如公司財務報表,現金流分析,利潤分析,以及公司的專利數、人員數等,以及相關領導的簽字,要做好這些是很費時間和精力的,要預留多一點的時間。這最好有相關部門協助解決,因為涉及到一些專門的知識,而且,沒有其它部門的幫助,很多資料是難以獲得的。 寫標書的能力是要在鍛煉中提高的,哪些地方該詳細具體些,哪些地方可以模糊些,都是有講究的。有份標書就是因為在關鍵的地方模糊了一些,專家說回旋的余地太大,結果就沒通過。還有選擇申報端口(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申請代碼)的問題,同樣的材料,選擇的申報的口徑不同,結果可能也會不一樣的。因為不同的端口資金的數量、申報的人數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