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規劃——在一定的任務條件下,根據各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合理確定所需要的水利設施、工程規模以及各設施之間的配合運用。
1.任務:防洪、除澇、灌溉、降漬、鹽堿地改良、航運、發電、沖淤、水產等。
2.自然地理條件:地貌特征、水文特點、降水量時空分布、土質、植被、地質(工程、水文)。
3.社會經濟條件:人口分布、區域的財政條件、經濟發達程度、國家及地方的政策方針。
4.水利設施:水庫、渠道(河道)、電站、泵站、橋涵、水閘、船閘、渡槽、魚道。
5.工程規模:建筑物等級、標準以及影響范圍。
6.配合運用:各建筑物之間的協調關系,聯合運行。
水利規劃需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1)近期與遠期
(2)投入與產出
(3)整體與局部
(4)地區間協調
泵站工程規劃:
是地區水利規劃的一部分,其任務是在分析地形地質、水文等條件的基礎上確定:
(1)劃分灌溉區(排水區);
(2)確定泵站的規模、設計標準、設計參數(Q、H等);
(3)泵站工程的組成(泵站站址、樞紐布置、協調運行方案)。
泵站類型:(按作用分)
灌溉站、排水站、排灌結合站、抽水發電站、其它(調水、改善水質、降漬、鹽堿地改良)。
泵站樞紐的組成:(泵站樞紐:泵站附近以泵站為中心的主要建筑物之間的關系)
(配合泵站運行的各建筑物或設施的總和。)
泵站、進出水建筑物、渠系、變電所、控制閘、船閘、魚道、橋梁、涵洞等。
第一節 灌溉泵站規劃
一、抽水灌區的劃分
根據當地的地形、水源、能源和行政區劃等條件進行分流、分級控制,從而達到投資省、效益大的目的。
1.一站一級提水,一區灌溉
適用:灌區地形等高線基本平行于水源,
灌區較小,地形高差不大。
特點:工程規模小,機電設備少,工程比較集中。
2.多站一級提水,分區灌溉
對灌區面積較大,如采用一站一區灌溉。
存在問題:
(1)輸水渠道太長,沿程水量、能量損失大;
(2)用水矛盾突出;
(3)管理不便。
有天然河道分割,如采用一站一區灌溉
存在問題:
(1)過河(溝)交叉建筑物太多;
(2)輸水渠長;
(3)用水矛盾突出。
3.多站分級提水,分區灌溉
適用:灌區面積大,地形高差大。
特點:與一站一區相比,可有效地節省能源。
4.一站分級提水,分區灌溉
特點:在一座泵站內安裝揚程不同的幾臺泵,分別向相應的出水池供應。
(高地用高池灌溉,低地用低池灌溉。)
適用:灌區面積不大,但區內高差較大,高差比較明顯。
優點:工程集中、便于管理,有利于節約能源。
補充內容: 泵站能量傳遞
設進水河道水位: ▽1
進水池水位: ▽2
出水池水位: ▽3
出水河道水位: ▽4
水泵的流量: Q
水泵揚程: H
軸功率: P軸
電機輸入功率: P入
輸出功率: P出
電機效率:
傳動效率:
水泵效率:
管路效率:
水池效率:
泵站效率:
裝置效率:
二、高揚程灌區的分級
高揚程灌區分級提水可節約能源,為什么?
例:某灌區灌溉面積為ω
灌水率為q
總提水高度為H
泵站效率為η站
渠系水利用系數η渠
假設電機效率、傳動效率均為100%
如采用一級提水,則需總功率為:
如為二級提水,各站控制面積相等,各站提水高度相等,則兩站總功率為:
比一級提水總功率省1/4
如為三級提水,各站控制面積相等,各站提水高度相等,則三站總功率為:
比一級提水總功率省1/3
**級數越多,節省功率也越多。
以四級為例探討如何采用功率最小方法確定揚程分級:
某灌區面積與高程關系曲線Ω=f(H),設水源水面高程為0,該區最高點高程為H,灌溉面積為ω,如灌水率為q。
四個站抽水總功率:
N4=K[(ω1+ω2+ω3+ω4)H1
+(ω2+ω3+ω4)(H2-H1)
+(ω3+ω4)(H3-H2)
+ω4(H-H3)]
=K[ω1H1+ω2H2+ω3H3+ω4H]
∵ω1=Ω1;ω2=Ω2-Ω1;ω3=Ω3-Ω2;ω4=Ω-Ω3
∴N4=K[Ω1H1+(Ω2-Ω1)H2+(Ω3-Ω2)H3+(Ω-Ω3)H]
N4=K[Ω1H1+(Ω2-Ω1)H2+(Ω3-Ω2)H3+(Ω-Ω3)H]
要使四級站抽水的總功率最小,可將N4對上進行偏微分,并令其等于0,即:
圖解法:(自學)
1.假設第一次作圖時一級站的揚程為H11=H/n(n為級數,以4級為例),H11中的第一個下標“1”表示第一次作圖,第二個下標“1”表示一級站,其它類推。
2.從縱坐標上相應的H11處向右作水平線,交曲線于A12點,該點的高程即一級站出水池水位高程(可近似地看作二級站的站址高程),過A12作Ω=f(H)的切線。
3.過H11點作Ω=f(H)曲線在A12點切線的平行線,與過A12點的垂線相當于H12,該點即為二級站出水池水位高程。
仿照上述方法,一直求出H14和A14的位置,若最后H14的縱坐標值不等于H,表示第一次作圖時一級站的揚程H11假定得不正確,需根據比例關系,按下面的步驟,求第二次作圖時第一級泵站的揚程H21。
4.以O為園心,OH為半徑畫弧,交橫坐標于M點。
5.過H14作水平線交縱坐標于P1點,連MP1。
6.過H11作H11N1//MP1。
7.以O為園心,ON1為半徑畫弧,交縱坐標軸于H21點,H21點即為第二次作圖時的一級站揚程。
泵站規劃ppt課件.ppt
(1.26 MB, 下載次數: 6, 售價: 3 金幣)
2012-10-20 20:0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售價: 3 金幣
[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