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分問題的研究:①單組分可燃氣體爆炸極限研究;②含氧可燃氣體爆炸極限研究;③含氧及惰性氣體的混合氣體爆炸極限研究(條件允許應通過一定數量的試驗進行修正或進行商業軟件的模擬驗證);④一定壓力、溫度條件下的爆炸極限研究(條件允許應通過一定數量的試驗進行修正或進行商業軟件的模擬驗證);⑤爆炸極限安全評估;⑥臨界氧含量研究;⑦工程安全條件下的氧含量確定。研究的技術路線見框圖。
根據現有的爆炸極限研究理論與研究成果,可以較容易得到常溫常壓下煤層氣的爆炸極限范圍及臨界氧含量,這里所說的常壓是指壓力為101325Pa,本報告中除標準大氣壓用的是絕對壓力以外,其余所提到的工程設計壓力,包括圖、表中的所有壓力都是相對壓力;常溫是一個溫度范圍(293.15±5K),除明確給出溫度值外,常溫均指這一個溫度范圍。當溫度或壓力超過常溫或常壓時,就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確定爆炸極限范圍。本課題的研究要求對XXX工程的煤層氣脫氧、加壓、液化工藝是否安全進行研究,為此我們采用如下的研究方案:以甲烷在常溫常壓下的爆炸極限為基礎,利用含氧、惰性氣體修正公式及多組分燃氣爆炸極限的計算公式,并分別對壓力或溫度參數各自進行爆炸極限修正計算,或者對溫度、壓力進行綜合的爆炸極限修正計算,這樣就可以滿足XXX煤層氣脫氧、加壓、液化工藝的爆炸極限及臨界氧含量研究。針對貴方提出的3個問題:1、脫氧后,混合氣體加壓到5MPa,氣體溫度升高,此時有無可能發生爆炸;2、脫氧氣體加壓后進行深冷液化,由氣相轉變為液相,隨著轉化進行,甲烷濃度逐漸變小,是否會進入爆炸極限區域;3、產品氣在液化后儲存在儲罐時,儲罐內的液態甲烷會有小部分揮發氣化,是否會進入爆炸極限區。進行了分析,上述3個問題可以歸結為7個分問題的研究:①單組分可燃氣體爆炸極限研究;②含氧可燃氣體爆炸極限研究;③含氧及惰性氣體的混合氣體爆炸極限研究(條件允許應通過一定數量的試驗進行修正或進行商業軟件的模擬驗證);④一定壓力、溫度條件下的爆炸極限研究(條件允許應通過一定數量的試驗進行修正或進行商業軟件的模擬驗證);⑤爆炸極限安全評估;⑥臨界氧含量研究;⑦工程安全條件下的氧含量確定。研究的技術路線見框圖。
爆炸三角圖是判斷可燃氣體混合物爆炸極限及最小氧含量的一種有效方法,圖4為甲烷、氧氣、氮氣的爆炸三角圖,其中甲烷的臨界氧濃度約為12%,比化學反應式計算的最小氧含量要高,與實驗值相同。三角圖表示爆炸范圍是非常方便的,圖中L1,L2,臨界氧濃度和U1,U2圍成的近似三角區為可燃性氣體的爆炸范圍。L2,U2為可燃性氣體在氧氣中的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L1,U1為可燃性氣體在空氣中的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通過爆炸范圍與頂點C的直線為空氣線,空氣線在O—N的交點處氧氣濃度為20.95%。圖中,連接頂點為C與N的一邊是氧濃度為零的線。平行這條邊的直線,表示氧濃度為一定值的混合物,與該邊平行而與爆炸三角區項點相切的那條線,是要求的含氧量安全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