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先锋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_亚洲在线日韩_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油氣儲運網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QQ快速登錄

一步迅速開始

pdms培訓&項目數字化360網

WTI和布侖特的發展歷史和現狀及中國原油定價基準的必要性

2016-3-8 08:23| 發布者: helloshigy| 查看: 5113| 評論: 1

摘要: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原油貿易逐步形成以期貨市場為主導的定價體系。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原油貿易逐步形成以期貨市場為主導的定價體系。紐約商品交易所的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合約和洲際交易所的布侖特油期貨合 ...

       世界石油工業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然而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交易的國際石油市場只是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才逐步萌芽。20世紀90年代以來,石油期貨市場發展迅速,石油貿易逐步接受了以期貨市場為主導的定價體系。石油定價參照的油種叫基準油。

       不同貿易地區所選基準油不同。北美主要選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參照價格為以庫辛為交割地的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WTI期貨價格平均價;歐洲的進出口貿易,基本是選布侖特油(Brent),參照價格為洲際交易所(ICE)的Brent期貨價格;中東出口遠東則參照阿曼(Oman)和迪拜(Dubai)原油,其參照價格為價格信息提供商普氏能源的報價。

       近年來ICE與普氏能源合作關系日漸緊密,普氏能源報價受布侖特影響較大,因此ICE認為布侖特目前為65%的國際原油貿易定價。這一說法存在很多爭論。例如NYMEX認為阿曼/迪拜原油與其新開發的阿曼期貨品種價格相關性更高。雖然存在一些爭論,但是市場共同的看法是WTI和布侖特是兩個主要的原油基準。

       一、WTI發展歷史

       20世紀70年代中葉,國際社會連續發生了多個導致原油市場波動的事件,包括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引發的第一次石油危機,1979年伊朗革命引發的第二次石油危機。為削弱OPEC國家對石油價格的控制,完善以市場供需為基礎,通過交易形成價格的定價機制,歐美國家逐步放松了對原油及成品油的價格管制,原油及成品油期貨市場應運而生。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成熟的成品油期貨市場誕生于原油期貨市場之前。1978年,取暖油成為在NYMEX交易的油類期貨品種,1981年,NYMEX又推出了汽油期貨。WTI原油期貨則產生于1983年。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美國政府在19811月放開對原油價格的管制這一事件改變了美國乃至世界的原油市場格局,特別是對西德克薩斯原油的交易量和現貨價格透明度有著重要的意義,庫辛成為了新的紙貨合約的現貨交割地點。由于合約有很高的流動性和透明度,其價格逐漸成為國際市場的標桿價格。

       1985年末,原油價格大幅下挫,主要原因是OPEC內部出現分歧,沙特阿拉伯決定放棄官方制定價格的方式,改以參考WTI定價。1986年更是將其它各大交易市場納入參考范圍,其他OPEC產油國相繼效仿,導致原油供應方競爭加劇,價格暴跌。當然原油價格的暴跌也導致庫辛地區的產油公司的倒閉。這也造成了后來美國海灣地區煉油廠多數依靠進口原油,而庫辛和奧克拉荷馬地區煉油廠依靠當地供給的局面。

       隨后的一段時間里,WTI、美國海灣地區原油、路易斯安那輕甜原油以及布侖特之間的價格關系成為許多交易商、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的研究對象。針對WTI價格中出現的升貼水以及其與其它地區之間價差等套利空間,許多交易者選擇在交割WTI的庫辛地區建立儲油設施以捕捉這些機會。由此,庫辛地區作為原油集散地的作用逐漸超越其作為產地和消費地的作用。

       1987年到2003年,WTI原油的價格一直相對比較穩定,從2004年起,原油價格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大波動,從2004年中葉的30美元每桶一路漲到2008年末的接近150美元每桶。隨后,由于美國次貸危機不斷引發金融風暴,全球石油需求步入下降通道,原油價格快速下跌至40美元附近。油價的暴漲暴跌一度使WTI的價格基準地位受到懷疑,美國國會也召開了聽證會,要求市場參與各方解釋油價劇烈波動的原因。

       從市場結構來看,受美國限制原油出口政策影響,WTI通常被認為是一個針對美國原油市場的套保品種。但是,由于美元與原油價格之間的捆綁效應,美國原油供給與需求占全球市場的比重,以及WTI本身所具有的透明度,其期貨價格極大地影響著世界原油價格。

       二、布侖特原油(Brent)發展歷史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挪威北部以及英國等地陸續發現大型油田,1976年北海布侖特地區也開始產油,到1980年北海地區產量已經達到每天200萬桶。80年代,OPEC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到1986年,OPEC決定將價格和期貨市場掛鉤。

       針對越來越大的北海原油交易,價格信息提供商普氏能源在1978年推出了原油市場價格連線CrudeOilMarketWire)。1981年,15天的布侖特遠期合約被開發用于交易布侖特原油(Brent)。19886月侖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成功開發了基于布侖特遠期合約的布侖特原油期貨合約。北海從此成為可以和中東、西非競爭的原油供應地。

       但是布侖特原油系統在80年代中期左右達到了產油的頂峰,日均產油850000桶,此后產量一路下滑到2008年的165000桶左右。產量的萎縮增大了個別交易商通過大量持有頭寸影響價格的可能。例如,20008月美國的TOSCO公司起訴日本的Arcadia公司,指控Arcadia操縱布侖特市場價格導致原油合約價格虛高,使其蒙受損失。由于同樣原因,BP也曾遭到起訴。無論這樣的起訴是否有根據,在2000年的9月,布侖特原油確實有過一段時間的異常波動。       

       為克服這一缺陷,普氏能源開始考慮在布侖特價格體系中加入其它油種。但是,北海地區產量的萎縮是一個長期趨勢。在價格體系中增加油種的方式導致普氏能源在此后不得不陸續將FortiesOsebergEkofisk等油種加入布侖特價格計算范圍。這種定價方式的隨意性變得越來越難以預測。目前的布侖特實際是以品質較低的Forties來定價。

       從市場結構來看,布侖特是一個由現貨、遠期和期貨三個層次構成的市場體系。參照其定價的有西北歐原油、地中海原油、西非原油、俄羅斯和中亞的西向原油、中東出口歐洲的原油。因此,其市場買家眾多、交易頻繁。另外,其三個層次中的各個市場間有著密切的聯系:(1)各個市場之間是可以互相轉換的;(2)期貨市場的現金結算價是以遠期市場的價格為基準的;(3)差額合約市場可以用來轉換實物、遠期、期貨之間的價差,對這些產品之間的價差風險進行管理。布侖特市場的國際化和靈活性為其標桿地位奠定了基礎。

       三、WTI和布侖特的關系

       2010年以來,布侖特原油和WTI之間的價差關系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理論上,WTI作為更高品質的原油,其價格應高于布侖特。但是自2010年底至20134月,布侖特對WTI始終保持了1025美元的溢價。這種溢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美和北海地區市場的供求關系。北美地區近年來原油產量蒸蒸日上,而北海地區原油產量日漸枯竭。布侖特市場作為北海原油價格風向標似乎出現了逼空行情。而北美市場則由于包括頁巖油在內的新增產量超越消費量的增長而走勢偏弱。

       較高的布侖特價格加劇了市場對所謂亞洲溢價的擔憂。亞洲溢價指東北亞地區作為原油需求方為購買原油額外支付的、不能用國際原油市場供求關系和運輸成本解釋的費用。如果國際原油市場確實如ICE所言,有65%的貿易以布侖特為定價基準,那么僅反映北海市場基本面的布侖特價格對亞洲溢價的影響將不容忽視。

       事實上,布侖特市場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已受到關注。以買賣價差為例,至少在201011月至20124月期間,其市場出現了較高的買賣價差,這一價差在一天中的某些時段可能高達0.15美元。也就是說,一輪(開倉、平倉)交易中布侖特的買賣價差成本可能高達0.3美元。       

       中國原油貿易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在不斷擴大。現存的原油價格基準已不能滿足中國原油貿易對價格基準的需要。一方面,WTI受美國限制原油出口的政策影響,與中國原油貿易關聯度小;另一方面,布侖特市場定價機制的一些特點容易影響交易成本。中國原油期貨在這一市場背景下推出,對維護我國能源安全、推行我國能源戰略有著重要意義,必將對國際原油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wangyi 2016-4-22 08:26
關注一下 的

查看全部評論(1)

掃碼訪問手機版

QQ|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1 13:11 , Processed in 0.01794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