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清潔燃料成為全球的熱點。 俄羅斯宣布將從2015年底開始執行歐5清潔燃料標準;美國將從2017年起,將汽油中的硫含量從目前的不超過30ppm降至不超過10ppm;歐盟要求生產硫含量接近“零”的汽油。亞洲的中國和印度、南美洲的巴西等國家也紛紛繪制清潔燃料升級路線圖。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加大投資力度,淘汰落后工藝,引進新技術以改造或新建煉廠,實施清潔油品質量升級工程。美國《世界煉油商務文摘周刊》稱,2014年全球總計投資770億美元,用于煉廠擴能改造及清潔燃料升級換代工程。 亞洲:中國和印度是領頭羊 亞洲的清潔油品升級工程主要集中在中國和印度,因為兩國清潔燃料的需求在快速增長,但霧霾天氣卻日趨嚴重,油品質量升級工程迫在眉睫。 中國宣布,從2015年起,車用柴油全面實施國4標準;從2018年起,在全國范圍內供應國5標準的車用汽油和柴油。目前,中國的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已在大力推廣國5標準汽油和國5標準柴油。在中國,目前有20個新建項目或擴能改造重大項目在實施,預計煉油能力會從目前的1100萬桶/日提高到2015年的1400萬桶/日、2020年的1600萬桶/日。 中國一家煉廠還從雪佛龍魯姆斯全球公司(CLG)引進三項先進的渣油加氫技術,這三項先進的技術能把多種重質原油的渣油,轉化為高質量的清潔運輸燃料。 鑒于空氣污染狀況的嚴重性,印度政府已提出了分階段實施清潔燃料升級的建議。印度要求,2017年4月起汽油和柴油將執行BS4清潔燃料標準(相當于歐4),到2020年將執行升級的BS5清潔燃料標準(相當于歐5標準)。根據新標準,印度煉廠預計要投入8000億盧比(合811億元人民幣)進行裝置改造升級。 此外,預計印度政府會適當提高油品價格,這有助于煉廠獲得改造的資金,2017年印度煉油能力或達700萬桶/日。 歐洲:多國投入巨資建設項目 歐洲地區計劃建設的清潔燃料新項目集中在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 俄羅斯將從2015年底開始執行歐5清潔燃料標準。為此,俄羅斯煉油商已抓緊實施油品升級計劃。預計到2020年,俄羅斯煉油商將投資550億美元對煉廠進行現代化改造,并建設新裝置生產高質量的柴油和汽油。俄羅斯的Surgut油氣公司去年底已投資27億美元在該國西北部加工能力達41萬桶/日的Kirishi煉廠新建9.8萬桶/日加氫裂化聯合裝置,生產超低含硫柴油。這些柴油除供應俄羅斯國內市場外,還將有一部分出口到西歐國家。 該裝置已是目前歐洲最大的加氫裂化裝置,能生產歐5標準柴油和噴氣燃料。同時,俄羅斯魯克石油、俄羅斯石油和TAIF-NK石油也在進行煉廠改造,準備生產符合歐5標準的清潔燃料。哈薩克斯坦計劃投資20多億美元,對位于Pavlodar和Shymkent的煉廠進行擴能改造,生產符合歐4和歐5標準的清潔燃料,并使總原油加工能力提高到26.1萬桶/日。 此外,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計劃投資170億美元,用于油氣加工和石化企業擴能改造,項目竣工后將增加20萬桶/日的煉油能力,增加石化產能170萬噸/年和天然氣加工能力120億立方米/年。 在西歐,西班牙投資44億美元用于擴大Cartagena煉廠的產能,使煉廠原油加工能力由原來的500萬噸/年提高到1100萬噸/年,這是西班牙近期數額最大的一筆工業項目投資。 擴能投產后的Cartagena煉廠將大量生產符合歐洲新要求的車用清潔燃料。Cartagena煉廠擴能改造以后,西班牙的柴油和汽油的進口量將大幅減少。德國則采取給予重工業清潔能源補貼的方式來提高清潔能源的產量,2013年德國豁免的附加費共計40億歐元,2014年將增至51億歐元,補貼的對象就包括巴斯夫和蒂森克虜伯集團等重工業企業。 拉美:巴西和委內瑞拉唱主角 拉丁美洲計劃到2017年新增煉油能力170萬桶/日,其中大部分位于巴西和委內瑞拉。 巴西政府要求從今年1月1日開始,強制性要求2012年以后生產的卡車和轎車必須使用含硫量不超過10ppm的超低含硫柴油。在新法規的推動下,巴西大力推動新裝置建設。巴西國油已宣布將在下游投資387億美元,使巴西煉油能力從目前的200萬桶/日提升至2017年的400萬桶/日。巴西國油在建的1套6.2萬桶/日柴油加氫處理裝置將在今年下半年投產。 委內瑞拉已宣布一項“石油播種計劃”,將大量投資下游項目,既新建煉廠又擴能改造老煉廠,使煉油能力提高70萬桶/日。中國石油與委內瑞拉國油、厄瓜多爾國油合作,投資100億美元在厄瓜多爾建設Manabi煉廠,該煉廠將于2017年投產。 中東:升級油品拓展國際市場 作為世界重要的原油產區,中東傳統原油出口國不斷增強煉油能力,并逐步提高油品質量,在滿足其國內需求的同時,大力提升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提高產品的出口價格。 目前,中東地區正在實施的項目包括,沙特RasTanura煉廠的清潔燃料和芳烴項目、SAMREF的清潔燃料項目、Riyadh煉廠的清潔燃料項目和EtroRabigh的清潔燃料項目。這些項目將使沙特的汽油和柴油在2018年之前滿足硫含量新標準的要求。 科威特投資310億美元的Al-Zour煉廠在建,建成后將是中東地區最大的煉油企業。此外,科威特還對MinaAbdullah和MinaAl-Ahmadi煉廠進行生產清潔燃料的現代化改造。沙特和科威特計劃通過這些項目增加200萬桶/日以上的煉油能力。 伊拉克計劃在Karbala、Kirkuk、Maissan和Nassiriya投資總計200億美元,使煉油能力到2017年倍增,達150萬桶/日。計劃在2020年底以前投產的中東地區石化項目,還包括巴林Sitra煉廠擴能改造項目、阿曼Duqm煉廠項目、土耳其Izmit煉廠改造項目和STAR項目、阿聯酋Ruwaist和Fujairah項目。這些項目的總投資超過400億美元,將使中東地區的煉油能力再增加200萬桶/日。 北美:汽油硫含量預期低于10ppm 美國環保局決定,從2017年開始美國國內使用的清潔汽油要從目前執行的II級規格升級為III級規格,硫含量要從目前的不高于30ppm降至不高于10ppm。 目前,美國有許多煉廠催化汽油產品的硫含量高于成品汽油硫含量30ppm的限制。這些煉廠用其他組分進行調和,滿足II級規格硫含量不高于30ppm的要求。但是,要想符合III級規格硫含量不高于10ppm的要求,許多煉廠就要增加投資,改造現有的脫硫裝置,或者新建工藝更先進的脫硫裝置。 還有些煉廠打算改變其加工的原油品種,對催化原料油進行更嚴格的加氫預處理,使用催化裂化新助劑、性能更好的催化汽油選擇性加氫脫硫主催化劑,或綜合實施上述幾個方案,確保油品滿足III級規格的要求。 在公司層面,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目前正在加快開發更先進的催化汽油選擇性加氫脫硫工藝。該公司開發的第二代SCANfining工藝已符合油品升級的需要,可將硫含量1650ppm的催化汽油原料加氫脫硫生產出硫含量不超過10ppm的超低含硫汽油。同時,HaldorTopsoe公司推出了一種生產超低含硫柴油的HyBRIM催化劑,能生產硫含量10ppm的超低含硫柴油產品。 改造和新建煉廠也是美國煉油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BP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加工能力達41.3萬桶/日的懷廷煉廠改造后已投產,整套裝置包括2013年11月投產的10.2萬桶/日焦化裝置、2013年6月投產的25萬桶/日常壓裝置、10.5萬桶/日柴油加氫處理裝置。改造后,該煉廠重質含硫原油加工比例超過80%,而改造前這一比例為20%。 總部位于加拿大的赫斯基能源公司批準耗資3億美元的16.15萬桶/日俄亥俄州Lima煉廠改造項目,目的是提高加拿大西部重質原油加工量,預計2017年加工能力增加4萬桶/日。 TMC預計,美國10年內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油品出口國,油品凈出口量從2012年的100萬桶/日增加到2023年的至少350萬桶/日。 非洲:合資企業積極性較高 殼牌與BP在南非合資建立的SAPREF公司、沙索與道達爾合資建立的NATREF公司計劃新建清潔燃料項目,降低車用燃料的硫、苯和芳烴含量。此外,南非國家石油公司計劃與中國油企合作投資100億美元,在Coega工業開發區新建煉油能力達30萬桶/日的煉廠,今年完成可行性研究,預計2017年作出投資決策。此外,阿爾及利亞、喀麥隆和烏干達等非洲國家也加大了對煉廠的投資力度。 清潔燃料升級乃為多贏之道 近年來,全球各國紛紛加快步伐,推進清潔燃料升級工程,動作之迅速,態度之堅決,不能不令人贊嘆。究其原因,是環境所迫,更是大勢所趨,但其根本原因在于此舉乃多贏之道,對環境,對國家,對企業,對個人,均是“贏”。 首先,環境是贏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迅速發展的中國、印度和巴西,近年來都越來越關注空氣質量。尤其是對中國、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私家車日益增多,空氣質量不斷下降,霧霾肆虐,百姓怨聲載道,清潔燃料升級無疑是減少尾氣排放、降低霧霾出現頻率、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環保訴求是各國推動清潔油品升級的主要、根本因素。改善空氣質量,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實施的時間緊迫。 以中國為例,2014年中國汽車保有量達1.4億輛,是10年前的6倍,尾氣排放量激增,而汽車尾氣排放是PM2.5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以北京市為例,機動車排放了全市58%的氮氧化物、40%的揮發性有機物和22%的細顆粒物。油品升級,會大幅減少機動車排放量。 據了解,汽油國5標準推行后,即使現有汽車不作任何改造,也能收到10%~15%的減排效果。國家標準委的測算結果也表明,汽油國5標準實施后,預計在用車每年可減排氮氧化物30萬噸,新車5年可累計減排氮氧化物9萬噸。因此,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環保部近日印發《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圍繞油品質量升級,鼓勵煉油企業進行裝置改造。 其次,清潔燃料升級對車主個人來說也是好事,對汽車保養、安全環保運行益處多多。以中國為例,相對于國4標準而言,國5標準汽油更環保,表現在“三降一禁止”。 “三降”是指降低了硫含量、錳含量、烯烴含量的指標限值。其中,硫含量是車用汽油最關鍵的環保指標,其指標限值由50ppm降為10ppm,即每千克硫含量不高于10毫克,降低了80%;錳含量指標限值由8毫克/升降低為2毫克/升;烯烴含量由28%降至24%,進一步降低汽油燃燒排放造成的光化學污染,減少了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內的沉積物。 “一禁止”,是指禁止人為加入含錳添加劑。錳是提高汽車辛烷值、改善抗爆性的添加劑,對人體健康和汽車排放系統都有不利影響,尤其是燃燒產物會在發動機進氣閥、火花塞、活塞桿等部位沉積,影響發動機性能,并會在尾氣催化轉化劑上沉積,影響催化劑性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曹湘洪指出,禁止人為加入含錳添加劑,可以杜絕個別煉油企業通過較廉價的方式提高汽油標號的現象。因此,清潔燃料對于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和汽車保養周期大有好處。 再次,對企業來說,清潔燃料升級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優質優價,高品質的清潔燃料會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和更高的市場價格。哪家企業能早日完成升級,產出更清潔的燃料,就能搶占市場。同時,清潔油品又是企業形象和社會責任的縮影,能在民眾心中樹立企業品牌形象。 比如中國石化為了油品升級,投入上千億元資金,大規模實施技術改造,并率先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省市推廣國5標準汽油和柴油,樹立了較好的社會形象和品牌形象。而那些技術相對較差、能耗較高污染較大、反應較慢的企業將會被市場淘汰。 對地方政府來說,清潔燃料升級改造需要增加配套工程項目,能帶來大量投資,拉動經濟發展。以中國為例,根據中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未來5年將投入1.75萬億元來治理大氣,其中用于機動車污染防治的有2100億元。如此廣闊的市場又可細分為油品升級、尾氣處理器及催化劑、車用尿素等3個細分市場,潛在商機巨大。(原載《中國石化報》) |
|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4 05:38 , Processed in 0.02558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