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學 油氣儲運工程
常州大學油氣儲運工程簡介 1.學科總體概況 常州大學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創辦于1986年,是全國繼石油大學、撫順石油學院、西南石油學院及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之后第五個油氣儲運學科,迄今已有二十年的辦學經歷,是江蘇省唯一設置油氣儲運本科專業。油氣儲運工程學科是以多學科為基礎,以石油及天然氣儲運系統為對象的綜合性、邊緣性學科。從原油和天然氣離開井口開始,一直到最后將原油或天然氣加工成成品分配至各個最終用戶,每一個環節都與油氣儲存和運輸技術有關。由于油氣儲運系統的國民經濟運轉的血脈地位,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校油氣儲運學科因此也得到了飛速發展。2002年該學科已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及江蘇省優先發展學科;為支持油氣儲運學科的發展,2003年國家財政部撥專項基金800萬元,學校配套400萬元用于儲運學科建設;2004年被批準為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并與2005年12月通過省教育廳組織的評估驗收;由于本學科多年來的深厚積累及較強的實力優勢和明顯特色以及社會發展的緊迫需要,05年被省教育廳評定為“江蘇省油氣儲運技術重點實驗室”。 2.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1油氣管輸技術 (1)管道氣液多相混輸技術的理論和方法 (2)油品順序輸送技術 (3)水合物法天然氣回收技術研究 方向2油氣回收與環保技術 (1)研究石油在加工、儲運、銷售及使用過程中對石油及其產品所揮發的氣體進行收集、處理,以避免安全事故、大氣污染和油品損失等技術問題。 (2)綠色水處理技術。 方向3油氣儲運裝備完整性與安全工程 (1)油氣管道風險技術評價 (2)油庫安全技術 3.學科隊伍情況 近五年儲運學科的學術隊伍也得到了顯著加強,現有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講師8人,助教3人。 4.科研條件與科研成果 近五年,油氣儲運工程學科的實驗室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現有實驗室面積2800m2,重點建設了由4個泵站,4臺油管,長2500米管道及配有8個工程師站的大型DCS控制系統組成的“油品儲運綜合實驗平臺”、“油氣集輸與多相流實驗平臺”、“油氣回收實驗平臺”、“儲運安全檢測與控制實驗平臺”等五大實驗平臺及“油氣性能測試中心”、“油氣儲運計算中心”。擁有HAAKERS600流變儀、TSI-PIV流場測試儀、HP6890氣相色譜儀、KRUSSK11界/表面張力儀、落球粘度計等一批現代分析測試儀器、PHEONICS網絡版流場模擬軟件和PIPEPHASE網絡版管道輸送設計與仿真軟件,可滿足油氣儲運專業及其它相關專業的本科、研究生教學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需要。本學科還擁有“油品儲運工程國家乙級設計資質”、“安全生產評價國家乙級資質”及“環境影響評價資質”。 近5年來油氣儲運工程學科共完成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完成了29 |
|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1 13:01 , Processed in 0.01763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