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星,男,1970年3月生,山東萊蕪,博士(后),中共黨員,教授、博導,就職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儲運工程系。目前擔任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 學歷簡介: 1992年7月本科畢業于石油大學(華東)油氣儲運專業并推薦攻讀碩士學位;1994年直攻博士學位;1997年6月畢業于石油大學(北京)并獲得工學博士學位,2004年進入勝利油田博士后流動站工作;2007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009年美國Tulsa的訪問學者,2010年入選首批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年教師人才建設工程”拔尖人才工程。 擔任職務: 擔任《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etroleum Science》、《化工學報》、《石油學報》、《天然氣工業》、《中國化學工程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審稿人。 主講課程: 《輸氣管道設計與管理》、《液化天然氣利用技術》、《油氣水多相管流》、《現代油氣儲運工程》、《流體相平衡》,其中《油氣水多相管流》為校研究生精品課。 研究方向: 油田地面集輸系統節能降耗技術、油氣水混輸工藝技術、多相流計量技術、輸氣管道運行模擬仿真與安全保障技術、液化天然氣儲存、液化與氣化技術、水合物利用、CO2集輸與輸送技術等。 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863”子課題以及國科技家支撐計劃子課題等國家級課題10項,主持省部級及油田企業委托項目3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勵6項。 在油田氣地面工程集輸系統的節能降耗、液化天然氣技術和氣體管道高效安全輸送理論及安全控制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基于音波和瞬變流動相結合的輸氣管道泄漏檢測技術、油氣集輸系統能量優化技術。 研制了海上液化天然氣裝置、多相流計量裝置、段塞流捕集器,申請6項國家發明專利,完成軟件著作權登記6項。 自主研制開發出了“油氣水多相混輸工藝計算軟件”、“混輸管網水力計算及管徑優化軟件”、“凝析氣地面工藝流程模擬計算軟件”、“設備選型計算軟件”、“段
塞流捕集器設計軟件”、“井筒及地面天然氣水合物預測及噴嘴設計計算軟件”、“地面集輸管網優化計算軟件”,“地面集輸系統評價與仿真優化軟件”等軟件,已經多家單位推廣使用。 主要專著: 主編研究生教材《油氣水多相管流》、本科生教材《輸氣管道設計與管理》,參加編寫了《石油地面工程英漢術語詞匯》、《油氣集輸與礦場加工》、《油田礦場分離技術與設備》和《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技術及數值模擬》4本專著或教材。 論文發表: 在國內外主要刊物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SCI和EI收錄40多篇。 |
|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1 20:28 , Processed in 0.01535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