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2012年8月16日電(記者侯大偉) 我國首套大型干煤粉加壓氣化爐(WHG爐)日前通過專家檢驗并將在河南一家企業的煤化工項目中投入運行,標志著我國在煤化工裝備領域又邁出了一大步。 由于我國“缺油、少氣、富煤”的能源格局,近年來新型煤化工頗受青睞。相比石油、天然氣轉換,將成本低廉的煤轉換成合成氣應用于生產甲醇、醋酸、化肥等化工產品,生產成本能節約30%—40%。但煤化工裝備的核心是氣化技術和設備,由于技術含量高、制造難度大,這類裝置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國內煤化工企業不得不花費巨資購買。同時,由于進口裝置對煤質要求非常嚴格、設備關鍵部件使用壽命有限、設備制造周期長等原因,在中國市場出現了“水土不服”現象,給投資者帶來了不便。 這套由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中國化工集團旗下四川藍星機械有限公司承制的設備,首次實現了內件、外殼同時由中國自主研發制造,單爐設計日投煤量1300噸,碳轉化率可達99%,且成本大幅降低。 藍星機械表示,制造煤氣化爐最重要的環節是內件、外殼制造,由于結構復雜,制造和裝配精度要求極高。因此,藍星機械在制造過程中進行多項創新,僅制造方就獲得了6項專利,并克服了國外氣化爐連續操作不穩定、對原料煤挑剔等缺陷。 |
|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5 21:43 , Processed in 0.01425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