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油氣管道事故率比發達國家要高很多倍。輸油管道一旦系統發生事故,泄漏的油氣極易起火、爆炸,釀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的惡性災害。 一、輸油管道安全的重要性 (一)輸油管道事故的特點 長距離輸油管道具有密閉性好、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其安全性優于鐵路、公路、船舶運輸等方式。但由于儲運的介質是原油、輕油、液化氣等易燃、易爆、易揮發和易于靜電聚集的流體,有的還含有毒物質,一旦系統發生事故,泄漏的油氣極易起火、爆炸,釀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的惡性災害。與天然氣泄漏不同之處在于:油品大量泄漏還會污染水源、土壤,對公眾健康及環境造成長期的不良影響。 油罐火災中絕大多數發生在汽油等輕油及原油罐,據統計原油罐和汽油罐的火災占油罐火災的比例我國是66%,前蘇聯為90%。大型油罐火災的火勢猛烈,火焰溫度很高,熱輻射強度大,容易發生爆炸或引燃附近油罐。油品外溢會形成大面積火災,撲救困難。特別是原油和重油罐,若油品含水或罐內有水墊層,油罐著火后一定時間可能發生沸溢,油氣噴濺四射使火勢更大,這將擴大過火面積且容易造成人員傷亡。1989年黃島油庫的原油罐火災就是由于沸溢造成了巨大損失。 (二)輸油管道安全的重要性 當輸油管道通過人口稠密的地區或接近重要設施時,大火及爆炸將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在邊遠的荒漠、山區,往往因消防力量不足或水源較遠等條件限制,滅火困難。輸油管道的站場和油庫的罐區集中儲存著大量油品,裝卸操作頻繁,引發火災的危險因素很多。輸油管道的這些事故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以及上游的油氣田和下游的工礦企業停工減產的間接損失。輸油管道事故還可能污染環境,給公共衛生和環境保護帶來較長時間的負面影響。在社會日益重視公眾安全和環境保護的背景下,油氣管道系統的安全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 長距離輸油管道是大口徑、長距離、高壓力的大型管道系統,是國家能源供應大動脈和國民經濟的重點工程,肩負著為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提供能源保障的重要責任,它們的安全運行有重大的社會和經濟意義。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和我國加入WTO的形勢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已成為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及競爭能力、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手段。 二、我國油氣管道的安全形勢 我國已建成油氣管道4萬多公里,其中東部許多管道運行已接近或超過20年,逐步進入后期事故多發階段。由于建設當時的技術經濟條件所限,設計、施工水平、材料缺陷、多年運行的損傷等原因,管道安全存在不少隱患。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及城鎮建設、廠礦及交通設施建設也日益頻繁,違章施工傷害管道、違章建筑占壓管道的事件增多。第三方故意破壞引發的管道泄漏事故呈上升趨勢,更給管道系統的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003年底在蘭成渝成品油管道的廣元段,因打孔盜油造成汽油噴射泄漏的惡性事故就是典型的例子。 由于上述原因,我國油氣管道事故率比發達國家要高很多倍。據統計,近30年來,歐洲、前蘇聯、美國的輸氣管道事故率(單位:次/(千公里〃年))分別為0.42、0.46、0.60,總平均值大致為0.5。我國四川地區12條輸氣管道的事故率為4.3。西歐17國輸油管道泄漏事故率2000年為0.25。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輸油管道運行以來,粗略統計事故率要超過2.0。 近年新建成的西氣東輸管道、蘭成渝成品油管道、陜京輸氣管道及建設中的陜京二線、大西南成品油管道和計劃建設的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等都是大口徑、長距離、高壓力的大型管道系統,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它們的安全運行對國民經濟有重大意義。這些管道經過沙漠、高山,通過濕陷性黃土區域及多條地震斷裂帶。沿線地形地貌復雜,地質災害類型多、頻率高。2004年投產的甬滬寧原油管道及建設中的沿江輸油管道等,都是建在人口及城鎮最密集的華東沿海地區。這些管道一旦泄漏或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將產生重大損失及惡劣影響。當前形勢下,油氣管道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為突出。增強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油氣管道安全運營,是擺在我國儲運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面前的重要任務。 |
|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5-9-4 05:48 , Processed in 0.01525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